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2)在布拉柴维尔建生物柴油厂有哪些优势条件?
(3)分析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刚果盆地沼泽广布的原因。
(2)在布拉柴维尔建生物柴油厂有哪些优势条件?
(3)分析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下列有关我国经济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约我国西部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职能 | B.在我国所有地区均应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
C.技术密集型工业应该优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 | D.大城市商业街的建立是为了形成集聚效应 |
创意产业,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利于北京创意产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有( )
①水陆交通便利,网络通信发达
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③更加接近市场,快速获取信息
④获得廉价的劳动力,降低运营成本
①水陆交通便利,网络通信发达
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③更加接近市场,快速获取信息
④获得廉价的劳动力,降低运营成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焊接、刷漆、组装、产品检测等生产环节。2015年中国政府公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中的应用。2017年我国知名家电企业“美的(Midea)”收购了德国“库卡(KUKA)”机器人公司。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 )
【小题2】“美的”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主要目的是( )
【小题1】目前,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 )
A.建筑设计 | B.桥梁建设 | C.汽车生产 | D.矿山开采 |
A.实现转型升级 | B.加强家电研发 | C.扩展国际市场 | D.增强品牌影响 |
下图为“不同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④所表示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小题2】近年来④的位置移向②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1】图中④所表示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电解铝工业 ![]() | B.甘蔗制糖工业 ![]() | C.电子工业 ![]() | D.动漫产业 |
A.信息通信网络的完善 ![]() | B.交通条件的改善 ![]() | C.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 | D.国家政策的影响 |
图中 b 区域的发展模式是( )


A.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 | B.大型传统工业集聚的工业区模式 |
C.高新技术工业集聚的工业区模式 ![]() | D.劳动力导向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模式 |
下图为德国普尔区每吨普通钢材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850年,鲁尔区钢铁工业的生产成本中,燃料的比重约为( )
【小题2】“其他”投入中包括多种因素,其中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是( )

【小题1】1850年,鲁尔区钢铁工业的生产成本中,燃料的比重约为( )
A.30% | B.40% | C.48% | D.60% |
A.劳动力 | B.科学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宣传广告 |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市场 C. 生产技术 D. 劳动力
(2)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 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 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 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1)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市场 C. 生产技术 D. 劳动力
(2)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 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 B. 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 原材料丰富的地区 D. 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来供应东北工业区,主要取决于( )
A.地形的差异![]() | B.市场区位及其变化 | C.国家政策的变化 |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