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业D.制糖工业
【小题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原料D.市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为寻求产业优势发展,河北钢铁集团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中非发展基金在北京签署《南非钢铁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河北钢铁集团在南非投资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但是,如同中国钢厂在海外“挖矿”的风险一样,在海外建钢厂并非一帆风顺。下图为京津唐地区示意图。

(1)分析唐山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突出区位条件。
(2)请你为振兴“唐山钢铁”提出白己的合理化建议。
(3)指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于2012年中国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有
A.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B.国际贸易的发展,对船舶的需求量大增
C.原料产地的不断变化D.转入国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
【小题2】当前造船业向我国转移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A.对港口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B.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C.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D.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材料2:“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3: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优势能源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____;___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
(4)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5)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工业收益随空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工业可能是(   )
A.家具厂B.炼铝厂C.电子元件厂D.制糖厂
【小题2】图中空间费用曲线先减后增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租费用、市场近便B.市场近便、工人工资
C.地租费用、交通费用D.工人工资、政策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列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土流失严重③水资源丰富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小题3】【小题4】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两区域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③完善交通、工厂外迁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四个地区三类产业人口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为
A.20:60:20B.80:10:10
C.60:20:20D.20:20:60
【小题2】四地中最有可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①制造加工  ②设备材料  ③产品研发  ④产品品牌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小题2】在产品生产的各环节中,有可能最先发生产业转移,转移出去的是 (  )
A.设计研发B.制造加工C.产品营销D.以上都不是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类型上可分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两种,其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是指以技术和创新活动为核心,在产品和生产流程中具有较高的科学知识附加值的制造类企业。下图为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时空分布的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华投资的时空特征主要表现为
A.由南方向北方扩散B.大多集聚在中西部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
C.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城市扩张D.从周边城市向沿海中心城市扩散
【小题2】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在华投资的企业,仅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深圳5个城市就集
中了德国在华知识密集型制造企业总数的65.37%。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B.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D.为了获得更高的规模效益
【小题3】为促进中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制造中心”的升级与转型, 与今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策略不相符的是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B.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知识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扩张
C.重视教育的投入,向“世界制造中心”升级
D.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下图为摩洛哥区域图。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该国磷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5%,产品大量出口。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回收再利用。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磷矿资源绝大部分用于磷肥生产,少部分用于其他磷化工产品。最近几年摩洛哥逐渐减少磷矿石的出口,不断增加了磷复肥的出口。为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磷酸盐产业发展,近年来该国大力建设磷酸盐矿浆长距离管道运输系统,利用天然地势差,把液态磷酸盐矿浆从矿山输送到港口和化学品生产基地。

(1)甲地是该国重要的磷酸盐加工地,与乙地相比,分析甲地发展磷酸盐加工的有利条件。
(2)简述摩洛哥政府积极采用管道系统运输磷酸盐矿的原因。
(3)说明摩洛哥政府大力发展磷复肥产业,实现就地转化的意义。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