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先进的制造技术 ②良好的工业配套 ③增长的市场需求 ④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 马鞍山因钢而兴,亦曾因钢而痛,污水、废气和残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马鞍山正在实施产业转型。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合肥、马鞍山在内的安徽8个城市入选并纳入其中,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三 下图为“安徽区域示意图”和“2015年马鞍山产业结构图”。
(2)甲、乙两地处于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若乙地过度发展种植业,说出乙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简述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入的区位优势。
(4)归纳2015年马鞍山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马鞍山市的产业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A.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
A.市场前景广阔 | B.国家政策支持 |
C.航空技术领先 | D.劳动力成本低 |

改革开放以来,M省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主要是
①临近港澳台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②乡镇企业环境污染小,建设成本低
③与发达地区相比劳动力丰富廉价,且素质高 ④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迁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能源主导型 | B.原料主导型 | C.市场主导型 | D.劳动力主导型 |


材料一: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基础教育十分薄弱,小学辍学率达31%,但印度政府重视“精英教育”
材料二:印度纺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值的14%,印度有近900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与纺织行业相关的工作。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印度选择了一条绕过制造业,依靠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道路,如其软件和软件服务外包等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2014年印度产业结构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比较表。
按人均GDP划分 | 中下等收入水平国家 | 中上等收入水平国家 | 发达国家 | 印度 | |
平均值(美元) | 2390 | 4260 | 24930 | 1580 | |
城市化水平(%) | 49 | 65 | 78 | 32 | |
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 | 13 | 9 | 2 | 18 |
第二产业 | 35 | 37 | 32 | 25 | |
第三产业 | 52 | 54 | 66 | 57 | |
就业构成(%) | 第一产业 | 44 | 30 | 6 | 51 |
第二产业 | 22 | 28 | 38 | 20 | |
第三产业 | 34 | 42 | 56 | 29 |
(1)概述印度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势。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3)简析印度发展纺织工业的区位条件。
(4)印度已形成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但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分析其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哲的贸易动态分析模型有助于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该模型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采用贸易量(进口、出口)来考察国际产业转移情况,模型把世界贸易国分为三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各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各国)。下图是对该理论的形象表述。

贸易动态分析模型图中横轴代表时间(以T表示),纵轴代表新产品的贸易量,原点0的上方代表净出口,原点0下方代表净进口,离原点0越远数值越大。从0到T1为发达国家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无出口,仅满足国内需求。从T1开始产品逐渐成熟,发达国家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小国,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从而刺激了其国内厂商模仿或引进技术。T2早期发达小国开始国内生产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后期进口明显下降;这时发达国家开始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该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1)阐述从T4至T5阶段三组国家的该产品贸易动态演变。(2)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国和产业承接国产生的正、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