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农业地域类型多为(  )
A.水田B.旱作农业C.牧场畜牧业D.地中海型农业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美国乳畜带形成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乳畜带地区水热条件好
B.乳畜带地区交通便捷,接近消费市场
C.乳畜带地区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
D.乳畜带地区人口稀少,草原面积广大,只适合发展乳畜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西欧是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欧适宜乳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主要是
A.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林草生长
B.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C.科技发达,精饲料种植面积大
D.河流稀少,草原面积广阔
【小题2】西欧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B.交通便利C.机械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某小区域农业生产布局新颖模式图和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
【小题2】图中农田中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效国土面积指的是国家的国土范围内适宜让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土地。美国有效国土面积达到70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0%,堪称世界之最。下图为美国农业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俄罗斯相比,美国有效国土面积占国土比例高的原因
A.平原面积大B.海岸线较长
C.自然灾害少D.平均纬度低
【小题2】图中
A.甲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B.乙地曾频受黑风暴侵袭
C.丙地苜蓿和玉米轮作可提高土壤肥力D.丁地9月遍地金色麦浪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面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条件有哪些?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由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桂林龙胜县龙脊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传统水稻种植业
D.乳畜业
【小题2】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与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B.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C.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低
D.人多地少——小农经营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土壤D.水源
【小题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的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读下图美国农业分布图。

据此完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
A.乳畜业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密集型农业
【小题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