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商品农业 | B.立体农业 | C.粗放农业 | D.混合农业 |
图示为2015年欧盟自境外国家输入某种农作物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种农作物最可能为
【小题2】图中的该种农作物,从下列哪个气候区输出至欧盟境内的比例最高

【小题1】该种农作物最可能为
A.小麦 | B.甘蔗 | C.玉米 | D.棉花 |
A.热带雨林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小题2】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C.充分利用水资源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1】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人大量劳动力 |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水稻种植业 |
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哪种因素 ( )
【小题2】“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在华北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
【小题1】温室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哪种因素 ( )
A.热量 | B.水分 | C.土壤 | D.光照 |
A.由于温室效应,华北地区温度逐年提高 |
B.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
C.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食品需求增大 |
D.无土栽培生产的农产品营养丰富 |
下图是江西省千烟洲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 )
【小题2】该地形成“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是( )
A.鱼塘、果园、农田 | B.鱼塘、农田、果园 |
C.农田、鱼塘、果园 | D.农田、果园、鱼塘 |
A.市场 | B.劳动力 |
C.地形 | D.气候 |
下图示意欧洲西部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 B.纬度位置 | C.洋流 | D.距海远近 |
A.农业方式粗放 | B.水利工程量大 |
C.天然牧场广阔 | D.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双选)( )
材料一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材料二 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试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双选)( )
A.种植品种的改良 | B.种植技术的改良 | C.耕地规模的扩大 |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E.化肥农药的使用 | F.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
下图为某国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小题1】该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
B.混合农业 |
C.乳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商品率低 |
B.市场适应性强 |
C.生产规模小 |
D.劳动力投入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