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主要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甲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2)简述美国发展乙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1)指出甲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2)简述美国发展乙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B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大致相同的是
【小题2】B区域农业生产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小题1】与B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大致相同的是
A.我国南方丘陵低山地区的立体农业 | B.乌克兰的商品谷物农业 |
C.美国西部的大牧场放牧业 | D.西欧国家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
A.当地地广人稀 | B.便利的交通运输 |
C.先进的科技 |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农产品的名称,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后面的空格内。
乳制品、燕麦、小麦、水稻、牛肉、天然橡胶、油棕、玉米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 _______,E_______。
(2)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 (填字母),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______ (填字母),该地农业生产的特征是_______ 。
(3)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__(填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地区。
(4)C、D、E三地区都可以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_______和 _______。

(1)将下列农产品的名称,按图中字母所示的产地填入后面的空格内。
乳制品、燕麦、小麦、水稻、牛肉、天然橡胶、油棕、玉米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 _______,E_______。
(2)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 (填字母),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严重缺粮的地区是_______ (填字母),该地农业生产的特征是_______ 。
(3)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__(填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是_______地区。
(4)C、D、E三地区都可以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_______和 _______。
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2】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 )

【小题1】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土壤 | D.水源 |

A.种植园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农业 | D.混合农业 |
下图为某种粮食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图。此种粮食作物区生产特点或现状是 ( )


A.水利工程量大 | B.机械化水平高 |
C.科技水平高 | D.粮食商品率高 |
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对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 ②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③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强 ④农民可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高效利用剩余劳动时间
【小题2】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经营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小题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对环境无任何不良影响 ②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③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强 ④农民可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高效利用剩余劳动时间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 B.处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源不足 |
C.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 | D.土壤贫瘠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改革开放到2006年,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的原因是什么?
(2)比较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和欧洲乳畜带发展区位的不同点。
改革开放以后,享有国家财政补贴的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国奶牛存栏量1990年为268万头,到2006年已达到1 401.6万头,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并且基本面向国内市场。下表为我国奶牛养殖区域牛奶产量及其所占比例统计表(2007年),下图示意我国奶牛存栏量、牛奶总产量的变化。
区域 | 东北—内蒙古 | 中原 | 西部 | 南方 | 大城市郊区 | 其他 |
牛奶产量/万吨 | 1 469.0 | 904.6 | 445.8 | 221.3 | 141.0 | 63.5 |
比例/% | 45.3 | 27.9 | 13.7 | 6.8 | 4.3 | 2.0 |

(1)从改革开放到2006年,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的原因是什么?
(2)比较我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和欧洲乳畜带发展区位的不同点。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是清朝诗人阮元的一首田园诗。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诗人描述的风光可能位于
【小题2】诗中描述的景象,体现了农业生产要
【小题1】诗人描述的风光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 B.河套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雅鲁藏布江谷地 |
A.符合周期性特点 | B.因地制宜 |
C.符合季节性特点 | D.符合地域性特点 |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小题2】该农业的最大好处是

【小题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 | B.四川盆地 | C.云贵高原 | D.珠江三角洲 |
A.可以少占耕地 | 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
C.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自给 | 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