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混合农业 |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
C.③为稻作农业 |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
C.③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低 |
D.①③生产规模大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7月26日《泰国民族报》发布了挪威非政府组织“国内流离失所检测中心”(IDMC)的《2018全球评估:灾害造成的流离失所者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而菲律宾仅次于中国。

材料二:菲律宾总人口超过1亿,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到全国GDP的20%,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徘徊不前,粮食产量不足。二战后,菲律宾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蔬菜、肉食品消费也急剧增长。
(1)指出菲律宾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2)说出菲律宾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特点。
(3)分析影响菲律宾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析城市化发展快对菲律宾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2018年7月26日《泰国民族报》发布了挪威非政府组织“国内流离失所检测中心”(IDMC)的《2018全球评估:灾害造成的流离失所者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而菲律宾仅次于中国。

材料二:菲律宾总人口超过1亿,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到全国GDP的20%,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徘徊不前,粮食产量不足。二战后,菲律宾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水平也大幅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蔬菜、肉食品消费也急剧增长。
(1)指出菲律宾夏季易发生的气象灾害。
(2)说出菲律宾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述其特点。
(3)分析影响菲律宾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4)分析城市化发展快对菲律宾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水稻种植业也称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下图为美国水稻种植区图和世界水稻生产投入三角坐标图,其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投入。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
【小题2】图中的甲、乙、丙、丁四点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
【小题3】亚洲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
A.产量不同 | B.种植制度不同 |
C.播种技术不同 | D.产品品种不同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①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2017年安徽、北京、黑龙江三省农用机械数量统计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分别对应( )
【小题2】乙、丙两省区农用拖拉机结构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甲、乙、丙分别对应( )
A.安徽、北京、黑龙江 | B.北京、黑龙江、安徽 |
C.安徽、黑龙江、北京 | D.黑龙江、北京、安徽 |
A.经济发展水平 | B.气温和降水 |
C.地形和河网密度 | D.土壤肥沃程度 |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小题2】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小题1】甲、乙两国如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 | B.扩大耕地面积 |
C.减施有机肥料 |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 B.人均产量高 |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 D.人均耕地面积大 |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北部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___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2】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此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乳畜业 |
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
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盐碱化 |
D.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 |
下图为“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和“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系统图”(该农业生产中麦田、牧场、休耕地可以轮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所示山脉为 ,河流为 。简述山脉、河流对该国混合农业发展的影响。
(2)该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3)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1)甲图中所示山脉为 ,河流为 。简述山脉、河流对该国混合农业发展的影响。
(2)该国是世界上出口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3)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 | B.牧草 | C.羊粪 |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小题3】图示所在区域城市化模式为( )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A.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
B.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
C.资源开发 → 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
D.对外开放 →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
K岛位于大西洋中脊上,海拔较低地区生长着蕨类等茂密植被,它们依靠微小的孢子和种子繁殖。岛上人口较少,尚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当地政府希望雇佣英国农民,并为本岛提供水果、蔬菜和谷物等种植技术,以减少对食品进口的依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岛食品进口依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不足,生产规模小 | B.不适宜放牧,乳畜产品少 |
C.劳动力和种植技术欠缺 | D.交通运输主要依靠海运 |
A.里约热内卢 | B.开普敦 | C.罗安达 | D.布宜诺斯艾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