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四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2】有关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适宜小麦、玉米生长,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②地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但商品率高    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由于气温高,农作物复种指数高   ④地气候典型分布区适宜花卉、蔬菜、水果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种植园农业
【小题2】与②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  )
A.美国五大湖周边地区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珠江三角洲地区D.雅鲁藏布江谷地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中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D.甲—城郊乳畜业
【小题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小题3】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程度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小题2】下列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
A.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淮地区的洪涝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农产品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农产品一直是美国的出口优势产品。美国牛肉、大豆等产品性价比在全球领先,而且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结合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产品性价比在全球领先的主要优势是
①耕地面积广阔②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
③气候条件优越④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小题2】美国西部广大地区成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的自然背景是
A.地形崎岖,降水较少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C.气候湿热,昼夜温差大D.海拔高,热量不足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读上海松江家庭农场经营情况的部分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②交通运输的完善   ③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 ④国家政策的扶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将使该地
A.粮食作物品种调整B.农业水利工程量减少
C.非农用地面积减少D.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天然彩棉具有耐旱、耐瘠、抗病虫的特点,但其种植过程需要严格的防杂保纯措施。美国的彩棉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M河谷。横贯美国南部的“棉花带”北界与37°N线基本相符。但M河谷的棉区向北越过此界,到达38.2°N。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M河谷能够满足种植彩棉所需的特殊条件是因为
A.地形封闭B.光照充足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小题2】M河谷棉区北界比美国南部“棉花带”北界位置偏北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受西风带影响,降水丰富
②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③夏季受副高影响,气温较高
④山地阻挡了寒冷气流,冬半年气温较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当地农民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是(  )
A.水源不足B.土壤贫瘠
C.洪涝频繁D.气温较低
【小题2】图中居民在不同地形区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显见其适应环境的智慧。其中,在山地地区以放牧高蛋白丰富的山羊或绵羊为主,这是因为(  )
A.山地地势过低,造成水草不丰
B.山地地表崎岖,羊攀移能力强
C.山区过于寒冷,羊御寒能力较强
D.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较好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华北某地区小麦生产组织结构模式图,近几年,种植散户越来越少,规模化农场逐渐增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决定该地区小麦品种的主导因素是
A.资金B.耕地C.市场D.水源
【小题2】依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
A.经营粗放B.产品多样
C.商品率高D.绿色环保
【小题3】规模化农场逐渐增多带来的明显变化是
A.生产效率提高B.品牌效应加强
C.农业技术进步D.就业机会增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降水较少,自古以来,一直以牧牛业为主。但由于草场的季节变化,肉牛生长周期较长。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实行肉牛异地育肥制度,西部牧区饲养母牛,生产的犊牛(小牛)和半育成牛运到中部玉米带,由养殖户负责高强度育肥,不但缩短了育肥周期,而且提高了牛肉的品质。下图为美国牧区和育肥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美国西部成为主要牧区的原因。
(2)简述美国玉米带发展肉牛育肥的区位优势。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