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基塘生产是( )
① 商品谷物农业 ② 大牧场放牧业 ③ 混合农业
④ 生态农业 ⑤ 持续农业 ⑥ 无土栽培农业
【小题2】基塘生产特色形成充分利用下列哪个自然区位因素( )
【小题1】基塘生产是( )
① 商品谷物农业 ② 大牧场放牧业 ③ 混合农业
④ 生态农业 ⑤ 持续农业 ⑥ 无土栽培农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A.水热丰富 | B.地形低洼 | C.土壤肥沃 | D.位于沿海地区 |
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在2015年6月17日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已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实行第一次降税,2016年1月1日实行第二次降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中澳自贸协定》生效时,澳大利亚( )
【小题2】《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有利于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 )

【小题1】《中澳自贸协定》生效时,澳大利亚( )
A.混合农业区小麦收割后放牧绵羊 |
B.南部农耕区正处于冬季的休耕时期 |
C.图中M处盛行离岸风,干旱少雨 |
D.两天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 |
A.小麦、玉米、水稻、茶叶 |
B.汽车、电视剧、轴承、拖拉机 |
C.铁矿石、奶粉、羊毛、小麦 |
D.水产品、野生动物、石油、煤炭 |
读下表和下图,回答问题。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描述表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说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描述表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说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新西兰奶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奶牛每年有60~70天的干奶期,称为“奶牛假期(cow's holiday)”。读新西兰有机牧草季节性生长曲线与产奶量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小题2】新西兰“奶牛假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新西兰“奶牛假期”期间( )

【小题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广大 | B.工资水平较低 |
C.气候温和湿润 | D.消费市场广阔 |
A.气温较低 | B.降水偏少 |
C.市场萎缩 | D.光照不足 |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收获忙季 |
B.我国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 |
C.江淮地区梅子正值黄熟 |
D.海南岛的反季节蔬菜大量销往北方 |
欧洲西部是全球橄榄油(由橄榄果榨取,一种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植物)重要的产地,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生产橄榄油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
A.波罗的海沿岸 | B.北海沿岸 |
C.地中海沿岸 | D.北冰洋沿岸 |
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哈尔滨2016年2月2日电 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比2014年增加5.2亿斤,已连续5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黑龙江垦区被誉为“中华大粮仓,”全垦区有耕地4300多万亩,粮食商品量超过4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

材料三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单位面积谷物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材料一 新华社哈尔滨2016年2月2日电 201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达到441.3亿斤,比2014年增加5.2亿斤,已连续5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黑龙江垦区被誉为“中华大粮仓,”全垦区有耕地4300多万亩,粮食商品量超过400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下表示意某年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

材料三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单位面积谷物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
下图为我国云南元阳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A.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 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
C.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 D.杜绝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小题2】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小题3】近年来政府禁止开发丁地(湿地),这是因为丁地能(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小题1】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种植业、畜牧业 | B.畜牧业、林业 |
C.畜牧业、种植业 | D.种植业、林业 |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D.人多地少,机械化水平低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 ②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③大量吸收紫外线 ④提供更多耕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图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小题2】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混合农业 | B.季风水田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电子装配工业 | B.饲料加工工业 | C.建筑材料工业 | D.服装加工工业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中下游(下图),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约5.06万平方千米。曾经,这里是草茂水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孕育了西拉木伦河流域灿烂的红山文化;同时,还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济类型区。而今,昔日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变成了科尔沁沙地,沙化的土地已经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过去牧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蒙古包中(下图)。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

(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蒙古包包身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原因。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秋平”指的是秋季水热条件较好,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水草丰富;“冬阳”指的是选择阳坡,温暖避风。请任择其一,从地理角度分析选址“春洼”或“夏岗”的原因。
(3)与游牧相比,简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科尔沁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与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产量退化,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科尔沁沙地位于西辽河中下游(下图),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面积约5.06万平方千米。曾经,这里是草茂水美的科尔沁大草原,孕育了西拉木伦河流域灿烂的红山文化;同时,还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并举的经济类型区。而今,昔日的科尔沁大草原已经变成了科尔沁沙地,沙化的土地已经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过去牧区的牧民一般居住在蒙古包中(下图)。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选择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

(1)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分析蒙古包包身呈圆柱形、包顶呈拱形的原因。
(2)蒙古包选址原则是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秋平”指的是秋季水热条件较好,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上利于蒙古包搭建,且水草丰富;“冬阳”指的是选择阳坡,温暖避风。请任择其一,从地理角度分析选址“春洼”或“夏岗”的原因。
(3)与游牧相比,简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实行草场承包、定居围栏放牧是当前科尔沁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这种方式与游牧相比,却出现了游牧很难出现的草场产量退化,简析其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