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土壤疏松透气。图乙中马铃薯产区采用机械化作业,比人工犁地深,更有利于马铃薯生长。该地普遍采用薄膜多层覆盖种植马铃薯,比露地种植提前45天左右。春马铃薯2月底播种,4月底至5月初收获,接着播种玉米,玉米地再套种秋马铃薯。市场上马铃薯供应的淡季是4月~8月。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①当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2分)
②结合材料一说明机械化耕作对马铃薯种植的有利影响;(4分)
③读图甲分析多层薄膜覆盖种植马铃薯的好处。(4分)
材料二南四湖是南水北调的输水干线,为确保其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通向湖泊的排污口全部关闭。截污导流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分别导向洼地、新修水库,确保被拦截的中水、地表径流等在输水期间不进入调水干线。(中水是污水经处理设施净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除了不能饮用外,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再生水,水价比自来水便宜。)

(2)根据上述图文材料,说明截污导流工程所起的主要作用。(8分)
(3)图乙中山地滑坡、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此,人们需具备防灾和治理的基本知识。简要说明山沟泥石流发生时有什么前兆,(4分)并且说明治理泥石流的措施。(4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双高”甘蔗(指产量高、含糖量高),喜欢生长在热量充足、雨热条件搭配好的地方。一般1月份种植,种植时需要覆盖地膜,气温回升达20 ℃以上时揭膜。图4为广西某双高甘蔗产区气候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双高”甘蔗揭膜的时间是()
A.12月B.2月C.4月D.6月
【小题2】“双高”甘蔗覆盖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A.防风、防冻B.防沙、防虫C.保温、保肥D.保土、保苗
【小题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A.阻碍土壤温度上升B.阻碍土壤水肥迁移
C.加快表土流失速度D.促进土壤肥力积累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所示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层层叠叠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冬季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形成“稻饭鱼羹”的传统生态农业文化。该地着力培育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所产的稻米品质优良,梯田水产养殖的种类较多,除了鲤鱼、鲫鱼外,几乎每块稻田都有泥鳅、螃蟹、虾、黄鳝等。

(1)说明当地大量修筑梯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当地出产优质稻米的主要原因。
(3)分析当地梯田水产养殖种类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南昌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种植业B.畜牧业
C.混合农业D.生态农业
【小题2】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①平原地形为主 ②雨热同期的气候
③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小题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  )
A.光照太强B.热量不足C.昼夜温差较小D.年温差较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树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但茶叶生产的波动性也较大,锡兰红茶是其重要的出口产品。
指出该国茶叶生产波动性较大的自然原因,并分析发展茶叶生产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沼气池、农田、畜牧场B.沼气池、畜牧场、农田
C.农田、畜牧场、沼气池D.畜牧场、沼气池、农田
【小题2】最适宜发展此生态农业模式的省区是
A.新B.藏C.赣D.甘
【小题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田中种植农作物面积增加最多的是
A.水稻B.蔬菜C.玉米D.大豆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海水稻是正在研究阶段的水稻新品种。它耐盐碱,能在海水灌溉条件下生长,未来产量可望达到200—300千克/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耐盐碱野生稻相比,海水稻单产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劳动力C.科技D.土壤
【小题2】我国适宜种植海水稻的地区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商品率高;但由于近年来焚烧秸秆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产生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对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
A.工业基础好B.土壤肥沃
C.水热充足D.地广人稀
【小题2】秸秆焚烧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  )
A.改变了种植结构B.降低了土壤肥力
C.增加了土壤有机质D.提高了土壤温度
【小题3】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
A.留茬免耕,秸秆还田B.排干沼泽,鼓励开荒
C.进行密植,提高产量D.弃耕撂荒,自然恢复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6年9月22日,袁隆平及其团队的“超级水稻”第二次机械化测产活动在湖南武冈市某示范基地进行。出人意料,本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而一个多星期以前,在云南个旧的第一次测产结果却达到了每亩(1亩≈666.7平方米)1 088千克,已经超出了预期,袁隆平曾谨慎地表示:“但这多少沾了高原和特殊生态环境的光。”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武冈相比,个旧水稻测产达到预期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热量B.降水
C.地形D.光照
【小题2】“超级水稻”要获得成功,必须改善(  )
A.耕作制度B.土壤条件
C.科技条件D.劳动力素质
【小题3】“超级水稻”一旦测产成功,大面积种植后给我国农业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①农业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②可完全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 ③有利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④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较厚的多层复合结构,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信息可推测(  )
A.前屋面最好的朝向是南偏东
B.该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
C.该日光温室主要生产经济作物
D.后墙应轻薄透气
【小题2】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温室的阳光照射面积
B.防暴雪,大风对温室破坏
C.在严寒季节改善温室前屋面的光照条件
D.利于温室保温
【小题3】该温室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是(  )
A.劳动力数量B.经济效益
C.科技水平D.市场需求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