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学界,把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斑蝶北返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
【小题2】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 )

【小题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 B.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
C.高山峡谷地区 | D.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区 |
A.1月下旬 | B.3月中旬 |
C.5月下旬 | D.9月中旬 |
下图中左图为1830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耕地分布图,右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耕地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简述拉萨夏季降水日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1)说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耕地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简述拉萨夏季降水日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
(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请简要分析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 ;乙为我国 地区。
(2)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其中,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 ,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请简要分析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形成商品粮基地(从自然、人文等方面分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 )
【小题2】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

【小题1】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 )
A.光热资源优势 | B.交通优势 |
C.土地资源优势 | D.劳动力优势 |
A.扩大耕地面积 |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C.控制人口增长 | D.改良土壤 |
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递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多层人工经济林,如下图。上层乔木为橡胶,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灌木,最下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地被植物。既改善了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光照,一地多用,增加了收益。读图回答. 对此生态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 |
B.模拟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
C.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
D.环保却不经济 |
冬灌是我国部分小麦种植区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之一。每年秋末冬初日均温3 ℃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农民的经验是“夜冻昼消,冬灌正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小麦冬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省份的小麦种植区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
【小题1】关于小麦冬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轻盐碱化 | B.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预防春旱 |
C.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 D.使板结的土壤冻融交替,改善其结构 |
A.湖北 | B.湖南 | C.河北 | D.黑龙江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榛树,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湿润的气候(700-1000MM),抗寒性强(年均温6.5-7.2℃,冬季耐-33℃低温),全年气温在7.2℃以下的时间达700小时以上有助于榛树休眠,充足的“睡眠”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榛树花芽分化,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果。
土耳其是世界榛子生产第一大国,榛树栽培历史1000 年以上,良种栽培面积70%,出仁率达50%,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200-750米高、2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土耳其榛子的生产从建园、整地、耕作、灌水、施肥(叶面分析和土壤分析决定施肥配方)、除草、采收,到果实处理和加工等基本实现了集约化和标准化。榛子及榛子产业已成为土耳其的重要产业,有800万土耳其人以榛树的生长、加工、销售为生。我国榛子的培育与生产仍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大多数为野生榛子,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下图示意土耳其等高线地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

(1)与乙地相比,分析甲地有利于榛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土耳其榛树主要生长于海拔200-750米的山地阴坡,阳坡分布较少,试解释这种现
象形成的原因。
(3)土耳其榛子、榛仁及其加工品成为世界各国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土耳其榛子对华出口量每年以40%左右的增速在增长,为了解决我国榛子供应量过度依赖进口,我国学者研究出了东北野生榛与土耳其欧洲榛的杂交种---平欧大果榛,这为中国榛子生产从野生走向栽培提供了优良品种资源。对于未来我国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的地方是哪里,大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未来东北地区在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②:未来西北地区在平欧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说出你的理由。
榛树,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喜欢湿润的气候(700-1000MM),抗寒性强(年均温6.5-7.2℃,冬季耐-33℃低温),全年气温在7.2℃以下的时间达700小时以上有助于榛树休眠,充足的“睡眠”和充足的光照有助于榛树花芽分化,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果。
土耳其是世界榛子生产第一大国,榛树栽培历史1000 年以上,良种栽培面积70%,出仁率达50%,主要分布在土耳其北部黑海沿岸200-750米高、2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土耳其榛子的生产从建园、整地、耕作、灌水、施肥(叶面分析和土壤分析决定施肥配方)、除草、采收,到果实处理和加工等基本实现了集约化和标准化。榛子及榛子产业已成为土耳其的重要产业,有800万土耳其人以榛树的生长、加工、销售为生。我国榛子的培育与生产仍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大多数为野生榛子,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下图示意土耳其等高线地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

(1)与乙地相比,分析甲地有利于榛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土耳其榛树主要生长于海拔200-750米的山地阴坡,阳坡分布较少,试解释这种现
象形成的原因。
(3)土耳其榛子、榛仁及其加工品成为世界各国人们最喜爱的食品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土耳其榛子对华出口量每年以40%左右的增速在增长,为了解决我国榛子供应量过度依赖进口,我国学者研究出了东北野生榛与土耳其欧洲榛的杂交种---平欧大果榛,这为中国榛子生产从野生走向栽培提供了优良品种资源。对于未来我国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的地方是哪里,大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未来东北地区在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说出你的理由。
问题②:未来西北地区在平欧大果榛方面潜力较大,说出你的理由。
玉米原产地在墨西哥,16世纪时传入中国,在中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读中国玉米分布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小题1】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两地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为了解决东北地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问题,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

【小题1】东北地区多春播玉米,华北地区多夏播玉米,造成两地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 B.市场需求 |
C.作物熟制 | D.水分差异 |
A.对农民增加粮食直补 |
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
C.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 |
D.提高机械化水平 |
人间四月天,重庆忠县涂井乡友谊村的“三峡橘海”柑橘基地果园里,绿叶簇拥着黄果,黄果点缀着白花,“花果同树”的奇观让人心旷神怡。当地种植的是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如下图)。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而当地果农选择晚熟柑橘品种,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有利于“花果同树”奇观的自然条件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挂树贮藏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当地有利于“花果同树”奇观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四季如春,果树开花时间长 |
B.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
C.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有利于果实过冬 |
D.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
A.该技术是让果实在树上充分成熟,销售期相对较长 |
B.该技术有利于果实的储存,适合运用在离城市远,交通不便的山区 |
C.该技术大大提高了柑果的产量,增加了卖果的收入 |
D.该技术的运用可实现柑橘产业、旅游产业同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