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此处“弄”指洼地)乡,是我国最典型、最精彩的峰丛洼地地貌区。七百弄所有的山峰高度相仿,基座相连,山峰密集,呈环围状,中间深凹如锅底,洼地里最低的地方有漏斗眼(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七百弄
A.峰丛是由同一个古平面剥蚀而成的B.形成阶段的地壳运动以下沉为主
C.聚落规模较大且相互联系密切D.组成岩石以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
【小题2】七百弄乡最适宜种植
A.水稻B.甜菜C.棉花D.玉米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右上图为左图中乙地降水资料,右下图为左图中昆明气候资料。

材料二 两亿年前,左图中石灰岩分布区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新生代以来因地壳运动逐渐形成高原。
材料三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盛产于地中海,喜光喜暖,抗旱能力较强,在年均温度在18—20℃的气候下能正常生长。但最低气温接近零度的则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喜PH值在6.5—8.O之间的疏松深厚土壤。20世纪60年代,我国昆明市曾引种一批油橄榄,但出现了挂果率低等“水土不服”现象。
(1)指出石灰岩分布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该地貌的成因。
(2)图示石灰岩分布区多成为石漠化重灾区,为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请提出防治石漠化的措施。
(3)比较分析每年7—8月甲、乙两地常见气象灾害的差异。
(4)从自然条件角度简析昆明引种油橄榄失败的原因。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新西兰南北二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岛的农村民居多采用木质结构,主要原因是
A.防噪音B.防地震C.防风沙D.防洪涝
【小题2】南岛的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与河流分布B.河流与人口分布
C.地形与交通分布D.地形与日照时数差异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地区的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而这些粉尘最终会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位于阿拉善高原西南的酒泉市近年来出台奖补和扶持政策,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加大科技投入,生产特色农产品,建成国家级戈壁农业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园因地制宜地在砂石遍地的戈壁荒滩建起了一座座温室大棚,这里的大棚山墙要比平原地区的大棚厚实得多。

(1)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2)分析酒泉市发展戈壁农业的区位优势。
(3)说明酒泉农业产业园大棚比平原地区大棚山墙厚实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陕西省地形坡度空间差异图。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
(2)分析渭河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类对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有灌溉、航运和水能开发等,但河流开发一定要因地制宜。某班学生在对陕西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评价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
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里海位于中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浅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倾斜。下左图为中亚地区地形图,右图为中亚地区农业分布图。

(l)说明里海湖水深度北部较浅的原因。
(2)指出中亚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3)分析中亚地区大量种植棉花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为热带某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层向上隆起的地质构造是
A.地垒B.地堑
C.背斜D.向斜
【小题2】该岛种植香蕉、菠萝的决定性因素是
A.地形B.热量
C.水分D.土壤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图甲),与墨脱县交界处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该山地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被生物学家称为“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 。该县东部的丹娘乡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河床上的江心沙洲和沙丘(图乙),是较为独特的地貌景观(图丙)。

材料二:图甲中A处为西藏地区1960年左右开始开发的军垦农场——米林农场(海拔2860米,平均气温8.5℃,年均降水量780mm)总面积9800亩,其中耕地面积5600亩,果园面积3640亩,牧地面积560亩。自从1995年中央第三次援藏工作座谈会后,米林农场被列入福建省对口支援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今主要以种植苹果、葡萄等高原水果,已发展成为西藏最大的水果产业基地、苗木繁育基地和无公害禽蛋、肉鸡生产供应基地。
(1)分析南迦巴瓦峰被誉为“山地生物资源的基因库”的原因。
(2)据图和所学知识,指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原因。
(3)据材料二指出该农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4)丹娘乡境内的沙丘是我国湿润地区的沙丘之一,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材料及“河西走廊示意图、七彩丹霞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
材料二:七彩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千万年前这里曾是茫茫湖泊,河流众多,经过几番地质演化,在外力作用下形成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的丹霞地貌。有红色、黄色等,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材料三:压砂瓜——在沙砾淤积丰富的冲积扇区域种植的西瓜。种植此瓜要将大量碎沙石覆盖在土壤表层,每年4—5月份种植,7—9月份上市。上市鲜瓜不但个大、甘甜,而且皮厚、质硬,耐贮运。某中学夏令营的同学们走进甘肃品尝了西瓜后说:“早穿皮袄晚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该地区最真实的写照。
(1)概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在河西走廊上种植压砂瓜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请简述七彩丹霞的形成中产生色彩斑斓、色调顺山势起伏呈波浪状并有陡峭的奇岩怪石的成因。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