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图,读图并结合表格,回答下面小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

【小题1】图中地形类型相对单一的省(区)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乙省(区)是我国著名的粮食产区
C.丙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丁省(区)以灌溉农业和牧业为主
【小题3】表中序号与图中甲、乙、丙、丁各省(区)排序一致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
【小题4】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丙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是
A.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B.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C.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D.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区域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部粮食主产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69%,耕地总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4.06%,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明显优势。读中部粮食主产区分区图(甲)及各区耕地等别结构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注: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将中国耕地划分为1~15等,1等地质量最好,15等地质量最差。
【小题1】上图中耕地质量最优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区B.黄淮海区C.长江中下游区D.四川盆地区
【小题2】图乙反映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耕地面积较小,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偏远,农业技术落后B.地表崎岖,平地面积小
C.地表岩石裸露,无法耕作D.人口少,土地资源无力开发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南部。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西为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
材料二 下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该国耕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简要说明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该国矿产业深受能源成本高昂的影响。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说明图中B地最适合开发哪种新能源?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地理研究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农作物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完成下列各小题。
农作物熟制
北界
一年一熟
向北推移200—300km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向北推移500km左右
 
【小题1】该地理研究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A.臭氧层空洞变大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大
【小题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2030年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适宜生长季延长
C.长江三角洲变大
D.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减轻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面积年际交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耕地增加最明显的是
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非洲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大洲耕地在空间上均呈现高纬度不同程度扩张的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增加C.人口分布的变化D.农业技术的进步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河南孟津黄河滩的蔬菜大棚里,种植户把种植的丝瓜都挂上了一个个的小瓶子,且每一个瓶子里都装有不同容积的水。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种植户给丝瓜吊瓶,主要目的是
A.便于丝瓜吸收水分B.增加丝瓜的湿度
C.便于丝瓜降温D.提高丝瓜的质量
【小题2】同一个吊瓶中的水量
A.一直不变B.先多后少
C.逐渐增加D.随丝瓜生长而定
【小题3】同一大棚,夏季给丝瓜吊瓶的数量远多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A.夏季蒸发强B.夏季光热好
C.夏季降水多D.夏季温差大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30年平均降雪日数分布图,图中甲区域常在冬春季节出现白灾,又称“白毛风”,是指大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松散的积雪被卷起使天空中的能见度下降的现象。“白毛风在气象上称为“吹雪”(水平能见度在1.0~10.0公里以内)或“雪暴”(水平能见度<1.0公里)。
材料二 北纬45度附近区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长区,图中乙区域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三 下图中丙区域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说明甲乙两地降雪日数差异的原因。
(2)分析甲区域出现“白灾”对农业的主要危害。
(3)分析乙区域作为“黄金玉米带”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所面临的问题。
(4)说明丙区域“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严重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概括某年8月我国各类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状况。
(2)根据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说明某年8月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
(3)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将各类食物产量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三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数量,用于研究我国食物供给和可供养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对保障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示意我国三大生态系统、净进口食物供给数量和根据小康水平标准换算成的可供养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甲、乙、丙三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
A.草地农田水域B.农田草地水域C.农田水域草地D.水域草地农田
【小题2】我国各类食物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总量大,但仍大量进口是因为
A.饮食习惯的影响大B.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绿色食物需求增大D.食物需求的多样化
【小题3】在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前提下,为保障食物营养供给可采取的措施是
A.挖据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
B.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提高牲畜集约养殖,大量进口农产品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热量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E值要求最高的农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甜菜D.小麦
【小题2】若到2100年全球增温4℃-5℃,则我国
A.南方山地毛竹分布的海拔降低B.春小麦种植范围向南扩展
C.辽东半岛适宜种植甜菜的面积扩大D.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