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苹果树喜光,最适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我国暖温带代表性果树。
材料二:洛宁县上戈镇地处豫西山区、黄河支流的洛河中游,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当地的苹果以个大、色鲜、味美等特点享誉国内外。近年来该镇采用“矮化自砧、密植宽行”方式种植,果树树冠低矮瘦小,整齐排列在铁丝和竹竿扎成的格架之中,格架滴灌,水肥一体,机械化作业,近年来果树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使其成为苹果种植的“工厂”。同时,该镇果树行间还种植白三叶草(白三叶草是一种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再生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并依托优质苹果产业及良好的沟域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一直在探索“产业+旅游”的农旅发展新模式,融汇了“生态、田园、科普、观光、宜居”等诸多元素。
如图为河南省上戈镇位置示意图。

(1)简述上戈镇利于苹果种植的土地条件。
(2)指出上戈镇采取苹果树“矮化、密植、宽行”的栽培技术的好处。
(3)分析苹果树下种植白三叶草对苹果种植的有利影响。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上戈镇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乡镇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苹果种植为基础的上戈镇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树皮采剥后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阿连特茹地区(如右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l)描述阿连特茹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与葡萄牙北部相比,分析阿连特茹地区软木采剥周期较短的原因。
(3)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小题1】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较平 | B.降水较丰沛 | C.气温较高 | D.土壤较肥沃 |
A.公路运输 | B.铁路运输 | C.航空运输 | D.海洋运输 |
A.运费低 | B.热量足 | C.技术高 | D.品种全 |
东宁县地形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称,也是黑龙江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优质苹果梨等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逐步形成“山顶坚果戴帽,中间榛子缠腰,山下木耳环抱”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2014年8月,中俄合作在东宁县设立了特别物流中心,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水果蔬菜。下图示意东宁县所在区域位置。

(1)分析东宁被称为“塞上小江南”的原因。
(2)简述东宁称为黑龙江省重要果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
(3)分析东宁积极发展立体农业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产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此后,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于是有的人又转向观赏龟的饲养。
【小题1】从以上材料可知,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 B.政策 | C.市场 | D.饮食习惯 |
A.水质 | B.土壤条件 | C.交通条件 | D.光热条件 |
材料一:大豆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生长期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中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图13为东北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2017年美国大豆亩产219千克,中国大豆亩产124千克。近年来,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一半以上销往中国。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
材料四: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极不平衡,下表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
年份 | 生产量/万吨 | 消费量/万吨 |
2010 | 1508 | 6773 |
2011 | 1449 | 7393 |
2012 | 1301 | 7459 |
2013 | 1195 | 7953 |
2014 | 1215 | 8892 |
2015 | 1179 | 9346 |
2016 | 1294 | 11016 |
2017 | 1455 | 11196 |

(1)简述中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
(2)说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美国的大豆生产分别有哪些主要影响。
(4)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应该大幅度地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县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被誉为气净、水净、土净的“三净之地”,竹业、茶业和椅业构成安吉的三大特色产业。安吉县曾是浙江省的20个贫困县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上“工业强县”之路,后来迫于环境污染压力,安吉开始由“工业立县”向“生态立县”转变。经过10多年的发展,安吉县逐步探索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共进。下图等高线示意安吉县地形。

(1)分析安吉县地形特征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推测安吉县竹品、茶叶和转椅加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
(3)说明安吉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推动绿色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
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
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 )
A.夏季热量丰富 | B.生长季雨量丰沛 |
C.成熟期光照充足 | D.土壤肥沃 |
A.降水不足 | B.热量不足 | C.市场需求量小 | D.光照不足 |
湘西保靖县的“黄金茶”氨基酸含量高,品质好,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绿茶之一。其丰富的氨基酸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过高或过低的光照都不利于氨基酸的合成。“黄金茶”茶区四周环山,常年云雾缭绕,进山道路崎岖颠簸,农户以小农经营为主,自家茶园分布较为分散,茶叶多经过简单加工后出售,年均收入较低。为改变此状况,保靖县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打造“黄金茶”区示范基地。公司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按保底价进行统一回收,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一体化经营的经济共同体。下图示意该茶区相关情况。

(1)简要分析“黄金茶”产区云雾缭绕的原因。
(2)湘西地区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推测该地气候对“黄金茶”品质的有利影响。
(3)分析湘西茶农守着“黄金茶”但收入较低的原因。
(4)评价保靖县发展“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的优越性。

【小题1】图中农业区的形成因子主要为地形的是
A.1、2、3 | B.2、4 | C.3、4 | D.2、3、4、5 |
A.1 农业区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充足,主要种植水稻 |
B.3 农业区依赖于水源灌溉,有土地盐碱化的风险 |
C.4 农业区的夏季光照条件是所有农业区中最为优越的 |
D.5 农业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地势较低有水源出露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