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该区域是美国著名的 (农业地域类型)区。
(2)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要素中的 优势,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有赖于 条件的改善和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
(3)图中甲城市带内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城市是 。该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4)图中美国西海岸的城市中, (填数码)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目前,该地由于 ,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该区域是美国著名的 (农业地域类型)区。
(2)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要素中的 优势,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有赖于 条件的改善和____________技术的发展。
(3)图中甲城市带内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城市是 。该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4)图中美国西海岸的城市中, (填数码)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目前,该地由于 ,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下图中阴影区域表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下列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水利工程量大 |
C.科技水平高 | D.机械化水平低 |
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大蒜出口约占世界大蒜贸易量的9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图(左图)中的阴影区域为我国大蒜主产省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 、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2分)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影响大蒜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 (2分)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4分)

(1)我国大蒜主要分布于甲 、乙 (填简称)、皖、苏等省份。(2分)
(2)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右图)能够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分)
(3)试分析甲、乙两省区春季影响大蒜生长的不利气候条件。 (2分)
(4)我国每年大蒜的种植面积波动很大,影响大蒜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是 。我国大蒜在世界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请分析原因。(4分)
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谷物的农场均是以家庭经营为主 |
B.生产规模中小型 |
C.商品谷物农业是密集型的自给农业 |
D.机械化程度高 |
下列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水田农业的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
B.基塘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甘蔗、果树、桑蚕,因而不是混合农业 |
C.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 |
D.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周围主要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下列有关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地区的农业一定粗放 |
B.热带迁移农业属商品农业 |
C.我国没有混合农业方式存在 |
D.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条件 |
读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
【小题2】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
A.② ③ | B.④ ② | C.③ ④ D ④ ①[ |
A.乙国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 |
B.甲国是发达国家,旅游业发达 |
C.甲国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
D.乙国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小题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 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④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小题1】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 B.乳畜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 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④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
(2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2)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6分)
(3)依据上图中“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8分)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8分)
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2)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6分)
(3)依据上图中“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