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独特,对农牧业生产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1)近日,张春贤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湖南日报》上赋诗一首“送春贤”。诗文中有“黑白战略望抓紧,改善民生第一桩”。黑白指的是什么?(2分)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新疆番茄生产采用地膜加滴灌,60亩农田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试分析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8分)
材料一:新疆是什么颜色的?从卫星地图上看新疆,这片土地大致呈现三种色彩:白、绿、黄。白色的是雪山冰川,绿色的是草原林地,黄色,便是荒漠戈壁。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下图为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主要红色作物分布及种植面积示意图

(1)近日,张春贤调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委书记熊清泉在《湖南日报》上赋诗一首“送春贤”。诗文中有“黑白战略望抓紧,改善民生第一桩”。黑白指的是什么?(2分)
(2)读材料二,试述新疆红色作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新疆番茄生产采用地膜加滴灌,60亩农田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管理过来,试分析地膜加滴灌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8分)
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6~9月常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平方米,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土壤多为红壤。
材料二: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示意图。

(1)福建省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当地(材料二中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在山地、丘陵、坡地上广种茶树,茶叶畅销国内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试分析这里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3)说明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对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大部分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1 200~2 200毫米,6~9月常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约为1.2万平方千米,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平方米,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土壤多为红壤。
材料二: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示意图。

(1)福建省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当地(材料二中福建省某地)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在山地、丘陵、坡地上广种茶树,茶叶畅销国内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试分析这里种植茶树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
(3)说明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对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天下黄河富宁夏”。有关宁夏与河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宁夏昼夜长短相等时,正是河南种植小麦的季节 |
B.宁夏平原发展农业具有水土与光热匹配的优势,灌溉条件好,日照强 |
C.郑州城郊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资源丰富 |
D.河南地理环境优越,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故农业地位突出 |
读图7回答15—16题。

【小题1】若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小题2】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技术、交通通达度和环境因素,则图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小题1】若图表示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A.政治 | B.市场 | C.技术 | D.劳动力 |
A.纺织工业 | B.电子工业 | C.石化工业 | D.能源工业 |
图5为我国2007年某农作物年产量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作物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简称为
【小题2】①省区该作物单产高于②省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小题1】该作物产量居前五位的省(区)简称为
A.新、鲁、豫、冀、粤 |
B.新、豫、冀、川、浙 |
C.新、鲁、冀、甘、闽 |
D.新、鲁、豫、冀、鄂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风能 |
读图,在城镇四周安排农业区位,A、B、C、D、E处怎样安排小麦、奶牛、花卉、养鱼、果树比较合理:

小麦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奶牛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花卉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养鱼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果树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小麦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奶牛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花卉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养鱼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果树______主导因素______。
读我国主产省秋冬种油菜面积增长情况统计表,回答问题
主产省秋冬种油菜面积增长情况

【小题1】表中主要省份秋冬油菜播种面积同比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2】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秋冬种油菜主要分布区的最主要优势是
主产省秋冬种油菜面积增长情况

【小题1】表中主要省份秋冬油菜播种面积同比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全球变暖,冬季温度升高利于油莱生长 |
B.政策限制油菜籽进口,并对国内油菜籽进行收储 |
C.2009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大,收成创纪录高位 |
D.2008年油菜产区旱灾严重,减产幅度较大 |
A.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气温适宜 |
根据下列材料,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
(2)珠江三角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稻种植规模较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商品粮生产的地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农业变迁珠江三角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河汊纵横,地势低洼易涝。自南宋开始,“塞堑为塘,叠土为基”,发展基塘农业。20世纪30年代初,形成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和稻田并存的局面。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塘农业不断减少,基塘质量不断下降,水稻种植面积也不断萎缩。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花卉、蔬菜、亚热带水果种植等城郊型农业,以及各种农庄式休闲农业蓬勃兴起。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景观图和花卉种植园景观图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 (农业地域类型)。
(2)珠江三角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水稻种植规模较大,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种植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商品粮生产的地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
虚拟水资源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表完成3—4题

【小题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 粮食种植业为主 B. 乳畜业为主 C. 园艺业为主 D. 家禽饲养业为主
【小题2】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①大量引进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优化饮食结构 ⑤充分开采地下水 ⑥大规模引进高山融雪水
A. ①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②③⑤

【小题1】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 粮食种植业为主 B. 乳畜业为主 C. 园艺业为主 D. 家禽饲养业为主
【小题2】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①大量引进水密集型的产品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优化饮食结构 ⑤充分开采地下水 ⑥大规模引进高山融雪水
A. ①②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⑥ D. ①②③⑤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