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七大农产品主产区规划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青藏高寒区没有规划农产品主产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远离市场,交通不便 | B.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 |
C.海拔高,热量不足 | D.属于干旱区,水源缺乏 |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B.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的规模 |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立体农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钙果,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喜光,耐寒耐瘠薄忌湿,根系发达,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的干旱土壤中生长。其野生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海拔300—1800m的缓坡、丘陵区、梯田向阳面地带.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茎叶营养价值高,可作牛羊饲料,果实中钙元素含量极高。旱季耐旱,开花生果生长缓慢,雨季蓄水,果实生长极快。在四川、云南等省份没有引种成功的钙果却成功在安定区引种成功。
下图示意安定区的位置。

(1)与云南相比,说明安定区钙果引种成功的气候条件。
(2)安定区地形主要以黄土坡地为主,野生钙果主要生长在阳坡砂地和山地灌丛中,试分析黄土坡地有利于钙果种植的条件。
(3)目前安定区县城集聚了若干家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和旱农成果推广机构。分析众多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和旱农成果推广机构在安定区县城集聚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出安定区钙果引种成功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问题②:请结合材料为安定区钙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钙果,是我国特有的珍奇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喜光,耐寒耐瘠薄忌湿,根系发达,适宜在中性至微碱性的干旱土壤中生长。其野生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山西、河北、陕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海拔300—1800m的缓坡、丘陵区、梯田向阳面地带.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茎叶营养价值高,可作牛羊饲料,果实中钙元素含量极高。旱季耐旱,开花生果生长缓慢,雨季蓄水,果实生长极快。在四川、云南等省份没有引种成功的钙果却成功在安定区引种成功。
下图示意安定区的位置。

(1)与云南相比,说明安定区钙果引种成功的气候条件。
(2)安定区地形主要以黄土坡地为主,野生钙果主要生长在阳坡砂地和山地灌丛中,试分析黄土坡地有利于钙果种植的条件。
(3)目前安定区县城集聚了若干家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和旱农成果推广机构。分析众多旱作农业研究中心和旱农成果推广机构在安定区县城集聚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出安定区钙果引种成功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
问题②:请结合材料为安定区钙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又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根据“都市农业”的特点(如下图)在“都市农业”模式的3个农业圈中,布局最合理的一组是( )


A.①农业文化园 ②休闲农庄 ③禽蛋蔬菜基地 |
B.①禽蛋蔬菜基地 ②农业文化园 ③休闲农庄 |
C.①休闲农庄 ②城市绿化带 ③农业文化园 |
D.①农业文化园 ②禽蛋蔬菜基地 ③休闲农庄 |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回答问题。
(1)花卉种植在A处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牛场建在B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建在C处的主要原因是( )(双选)
(4)近些年来,该地区引进了欧洲纯种奶牛以及蔬菜无土栽培,并有计划地建立起了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出现上述农业生产现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花卉种植在A处的有利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乳牛场建在B处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建在C处的主要原因是( )(双选)
A.种植小麦、玉米不需要接近公路和水源 |
B.越接近城市,土地的价格及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 |
C.按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小麦和玉米的产值低于种花卉和饲养乳牛的产值 |
D.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应远离消费市场 |
2016年位于新疆昆仑山下的哈密地区某公司推出了哈密瓜的“私人订 制”,通过互联网进行哈密瓜的生产、收获、运输的全程监控,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读下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哈密地区气温、降水量和降水天数统计时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气温 (°C) | -10. 4 | -4. 1 | 4. 6 | 13. 5 | 20. 2 | 24. 6 | 26. 5 | 24. 7 | 18. 2 | 9. 4 | 0 | -8. 0 |
降水量 (mm) | 1. 3 | 1. 5 | 1. 2 | 2. 0 | 3. 9 | 6. 6 | 7. 3 | 5. 3 | 3. 3 | 3. 3 | 2. 0 | 1. 3 |
降水天数(日) | 1. 7 | 1. 1 | 1.0 | 1. 5 | 2. 0 | 3. 6 | 4. 4 | 3. 4 | 2. 0 | 1. 4 | 1.0 | 1. 8 |
【小题1】根据统计表判断哈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干旱少雨,蒸发弱 | B.日照时数多,光能资源丰富 |
C.夏季炎热,冬季温凉 | D.夏秋日较差小,冬春日较差大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沙质土壤肥沃
③冰雪融水灌溉
④在水果优生区暖温带
⑤劳动力充足
⑥市场需求大
A.①②⑤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③④⑥ |
A.灌溉水源 | B.耕地面积 | C.土地沙化 | D.市场需求 |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①、②、③表示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
【小题2】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小题1】若①、②、③表示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分别来自( )
A.①美国 ②澳大利亚 ③南非 |
B.①加拿大 ②印度尼西亚 ③中东 |
C.①巴西 ②澳大利亚 ③印度 |
D.①美国 ②新西兰 ③西欧 |
A.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大牧场畜牧业、水稻种植业 |
C.大牧场畜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畜牧业、混合农业 |
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地区从农业的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答三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地区从农业的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答三点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加拿大植被、农业区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加拿大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小题2】有关图中甲、乙两农业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加拿大农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气候 | B.交通运输 | C.地形、水源 | D.矿产资源 |
A.甲农业区地广人稀 | B.甲地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C.乙农业区域城市众多 | D.乙地适合发展乳蓄业 |
2015年年底,京西稻成为首个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北京本地产作物。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京西稻,巴沟山水园特意规划出3亩稻田,由京西稻文化研究会的专业人员种植和打理,并对公众开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巴沟山水园特意规划出3亩稻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关于巴沟山水园稻田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巴沟山水园特意规划出3亩稻田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工程保障了水稻种植用水 |
B.种植业结构调整 |
C.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D.为了宣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京西稻 |
A.发挥现代农业技术优势,使用化肥和农药,保证产量和品质 |
B.未来会推广到河北省 |
C.显著提高现代水稻种植业的技术 |
D.增强市民对水稻种植的体验 |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下列小题。

【小题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小题2】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小题1】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 | B.物流网络发达 | C.种植技术先进 | D.区域政策扶持 |
A.充分利用光热 | B.节约土地资源 | C.增加观赏价值 | D.节约土地资源利于空气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