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下图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判断甲农业区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0分)
下图为阿特拉斯山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判断甲农业区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并说明实现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0分)
读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1)-(5)题。(28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形图(图甲)和嫩江流域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比较快,在生产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分布。东北各省都确立了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主要有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华晨汽车、金杯通用等重量级的汽车企业。因此,“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出现令人期待。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大兴安岭为 走向。(4分)
(2)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主要是 ,这里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4分)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东北地区地形特点。(6分)
(4)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的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5)试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8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形图(图甲)和嫩江流域示意图(图乙)。
材料二: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比较快,在生产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分布。东北各省都确立了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主要有一汽集团、哈飞汽车、华晨汽车、金杯通用等重量级的汽车企业。因此,“东北汽车产业集群”的出现令人期待。
(1)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以 为主,大兴安岭为 走向。(4分)
(2)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主要是 ,这里不利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4分)
(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东北地区地形特点。(6分)
(4)比较嫩江干流东西两侧的支流水系特征的差异。(6分)
(5)试分析东北地区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8分)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奶粉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累计37.1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其中恒天然集团占据了新西兰对中国出口奶粉的70%。
材料二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2013年8月3日宣布,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旗下的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暂停进口恒天然乳粉,造成了较大的市场轰动。部分乳制品企业表示暂停时间如果较长,企业就不得不考虑更换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否则就得“断奶”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乳制品企业的担忧中,欧洲、澳大利亚企业都会认为可能替代恒天然,但中国奶源却始终不曾被提及,专家指出,这和我国奶源长期存在短板是分开的。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奶源分散,饲养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产奶量低、奶源质量不稳定。
材料三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例大致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
(1)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奶粉国,其乳畜业发达的区位优势是什么?(12分)
(2)“材料二”中说欧洲、澳大利亚企业都被认为可能替代恒天然,中国奶源却始终不曾被提及,这和我国奶源长期存在短板是分不开的。我国奶源的短板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说我国未来如何补齐奶源“短板”,提升品质。(8分)
材料一 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奶粉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累计37.1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其中恒天然集团占据了新西兰对中国出口奶粉的70%。
材料二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2013年8月3日宣布,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旗下的部分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毒素。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暂停进口恒天然乳粉,造成了较大的市场轰动。部分乳制品企业表示暂停时间如果较长,企业就不得不考虑更换其他国家的供应商,否则就得“断奶”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乳制品企业的担忧中,欧洲、澳大利亚企业都会认为可能替代恒天然,但中国奶源却始终不曾被提及,专家指出,这和我国奶源长期存在短板是分开的。过去很长时间里,我国奶牛养殖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奶源分散,饲养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产奶量低、奶源质量不稳定。
材料三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例大致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
(1)新西兰是我国最大的奶粉国,其乳畜业发达的区位优势是什么?(12分)
(2)“材料二”中说欧洲、澳大利亚企业都被认为可能替代恒天然,中国奶源却始终不曾被提及,这和我国奶源长期存在短板是分不开的。我国奶源的短板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说我国未来如何补齐奶源“短板”,提升品质。(8分)
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蚕自孵化到吐丝结茧需20~30天。养蚕需投入较多劳动力,下图为我国蚕茧产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上图可知(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由上图可知( )
A.秦岭—淮河是蚕养殖区的北界 |
B.蚕茧产量增长区在珠江流域 |
C.西南各省蚕茧产量小幅下降 |
D.鄂皖为蚕茧产量最大的省份 |
A.广西养蚕业的优势是人工成本较低 |
B.江苏高速城镇化带动了养蚕业发展 |
C.湖北养蚕业的热量条件比广西要好 |
D.靠近市场是养蚕业重心转移的原因 |
江西北部某地产薯蓣(yù),味甘,性温平,蕴含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其生长对土壤、气候、海拔等有着严格的要求,是轮作植物。以前,薯蓣产量的95%以上都是靠人工挖掘、直接卖的方式零售,而用于加工的不到1%。2010年起,该市开始大力发展薯蓣的研发推广和规模化生产实践,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薯蓣总产量翻十倍。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关于薯蓣的种植,材料表明()
【小题2】一直以来,制约该市薯蓣规模生产的瓶颈是()
【小题3】采用“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后()
【小题1】关于薯蓣的种植,材料表明()
A.营养成分高的农产品都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 |
B.营养成分高的农产品都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丰富 |
C.过去,薯蓣的商品率较低 |
D.过去,薯蓣的商品率较高 |
A.薯蓣的生长环境恶劣 | B.劳动力不足 |
C.缺乏生产经验 | D.缺乏消费市场 |
A.薯蓣的单产量大幅度上升 | B.拉动薯蓣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
C.薯蓣由过去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 | D.薯蓣的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
(27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国拥有7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1%,下第聂伯河只占19%。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9分)
(2)乌克兰黑土分布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若加大对该地区农业的开发力度,则可能对黑土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9分)
(3)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该国拥有70多种矿产资源,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

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1%,下第聂伯河只占19%。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9分)
(2)乌克兰黑土分布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若加大对该地区农业的开发力度,则可能对黑土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9分)
(3)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
读下表和图,回答问题。(7分)

单位:mm
(1)说出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5分)
(2)该国西北部铁矿石资源丰富,但无铁路分布,请分析原因。(2分)

单位:mm
城市 | 1月 | 7月 | 年降水量 |
达尔文 | 437 | 1 | 1707 |
阿德莱德 | 19 | 67 | 451 |
(2)该国西北部铁矿石资源丰富,但无铁路分布,请分析原因。(2分)
读下面某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两个阶段示意图及文字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该青年在阶段Ⅰ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
①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
②技术条件好
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
④荒芜土地多
【小题2】阶段Ⅱ时,该青年能做出包销其他养殖户产品的关键是( )
【小题3】从Ⅰ、Ⅱ两个阶段看出,要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加大的投入是( )

【小题1】该青年在阶段Ⅰ时,进行养殖的区位优势是( )
①农村养殖的原料丰富
②技术条件好
③接近城市且市场广大
④荒芜土地多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A.技术水平的提高 | B.市场需求量大 |
C.有共同致富的信念 | D.自己的养殖场缩小 |
A.劳动力 | B.生产资料 | C.科技 | D.自然条件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小题2】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
【小题3】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其工厂组合,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高山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 |
A.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 B.山地林、牧业为主 |
C.水稻种植为主 | D.淡水养殖业为主 |
A.橡胶——轮胎厂 | B.棉花——纺织厂 |
C.甜菜——制糖厂 | D.茶叶——茶厂 |
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小题2】影响该地农业结构从阶段Ⅱ到阶段Ⅳ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可能出现的现象
A.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 B.人口规模扩大,出现城市化 |
C.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 D.林地减少,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
A.交通 | B.劳动力 | C.市场 | D.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