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种饲料、粮食作物分布区及播种时间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作物的名称及最适合该作物生长的“黄金地带”分别是( )
【小题2】为了走出卖粮难的生产销售怪圈,该作物主产区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小题1】据图判断该作物的名称及最适合该作物生长的“黄金地带”分别是( )
A.小麦 三江平原 |
B.玉米 松辽平原 |
C.小麦 河套平原 |
D.玉米 华北平原 |
A.增加农民粮食补贴 |
B.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 |
C.减小该作物种植面积 |
D.提高机械化水平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传统的滩涂种植业开发模式是“筑堤挖渠一淡水脱盐一粮棉复垦”,但始终投入多产出少。江苏盐城(下图)的滩涂占全省滩涂的65%以上。2000年来,盐城L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是海蓬子、碱蓬),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1)分析沿海滩涂传统开发模式投入多产出少的原因。
(2)评价盐城发展“海水蔬菜”的自然条件。
(3)“海水蔬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各方的协同参与。请从蔬菜生产公司、盐城政府两方中任选一方,阐述其应采取的举措。
沿海滩涂因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少,一直难以发展种植业。传统的滩涂种植业开发模式是“筑堤挖渠一淡水脱盐一粮棉复垦”,但始终投入多产出少。江苏盐城(下图)的滩涂占全省滩涂的65%以上。2000年来,盐城L公司与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滩涂上种植用海水浇灌的蔬菜(主要是海蓬子、碱蓬),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1)分析沿海滩涂传统开发模式投入多产出少的原因。
(2)评价盐城发展“海水蔬菜”的自然条件。
(3)“海水蔬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各方的协同参与。请从蔬菜生产公司、盐城政府两方中任选一方,阐述其应采取的举措。
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从产品用途看属于__________农业,从投入多少看属于_________农业。
(2)甲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当地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B处的农业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该农业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

(1)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从产品用途看属于__________农业,从投入多少看属于_________农业。
(2)甲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当地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B处的农业主要的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该农业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左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右图为甲地区粮食产区生产景观图

(1)决定甲地区粮食生产景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该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
(2)乙地区粮食生产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___,该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
(3)丙地区粮食生产存在___________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国实施了___________(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该粮食产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土壤___________问题。
(4)说出主要高缺粮省市在四大地区中的所属区域,并阐述其缺粮的会经济原因。
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左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右图为甲地区粮食产区生产景观图

(1)决定甲地区粮食生产景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该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
(2)乙地区粮食生产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___,该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
(3)丙地区粮食生产存在___________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国实施了___________(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该粮食产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土壤___________问题。
(4)说出主要高缺粮省市在四大地区中的所属区域,并阐述其缺粮的会经济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桉树原产地主要在澳州大陆,其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树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树丛下草的生长。1890年桉树被引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起,广西政府将桉树视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倾力推广,形成了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产业。种桉潮中,因利益驱使,乱象频出,如非法占用耕地种植速生桉、大量使用除草剂、短期轮伐等。面对这些问题,广西部分市县采取“限桉”“禁桉”措施。学者进行了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探索出“桉树+花生”“桉树+金银花”“桉树+山毛豆”的复合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材料二 如图为两广丘陵等高线分布图。

(1)说明广西南部丘陵地区适宜桉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广西种植桉树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广西部分地区人工种植的桉树下寸草不生,试解释其原因。
材料一 桉树原产地主要在澳州大陆,其喜光、喜湿、耐旱、耐热、畏寒,树冠小,透光率高,有利于树丛下草的生长。1890年桉树被引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起,广西政府将桉树视为重要的经济树种倾力推广,形成了木材加工和制浆造纸产业。种桉潮中,因利益驱使,乱象频出,如非法占用耕地种植速生桉、大量使用除草剂、短期轮伐等。面对这些问题,广西部分市县采取“限桉”“禁桉”措施。学者进行了桉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探索出“桉树+花生”“桉树+金银花”“桉树+山毛豆”的复合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材料二 如图为两广丘陵等高线分布图。

(1)说明广西南部丘陵地区适宜桉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广西种植桉树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广西部分地区人工种植的桉树下寸草不生,试解释其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低洼地带的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材料二: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在灌溉方面)的设计智慧。
(2)《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推断古代郑国渠从泾水“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说明理由。
(3)说明郑国渠改造盐碱地发挥的作用。
(4)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申遗成功,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对陕西省旅游业的有利影响。
(5)建国之后,我国不断修复、改良郑国渠,请说明在渠首加坝加闸的原因。
材料一: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低洼地带的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
材料二: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在灌溉方面)的设计智慧。
(2)《史记》记载;“泾水一斛,其泥数斗。且粪且溉,长我禾黍。”推断古代郑国渠从泾水“引水淤田”的最佳季节,说明理由。
(3)说明郑国渠改造盐碱地发挥的作用。
(4)2016年11月8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67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传来喜讯,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申遗成功,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对陕西省旅游业的有利影响。
(5)建国之后,我国不断修复、改良郑国渠,请说明在渠首加坝加闸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在气温5℃以下易受冻害。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云南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材料二 我国西双版纳(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3.68%,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自1953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三 天然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料,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约为20%,需要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过进口。目前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是主要的轮胎产地。其中广东的轮胎产量是云南的30多倍。
(1)与同纬度广东相比,分析西双版纳成橡胶产区风灾和冷害较少的原因。
(2)指出单一种植橡胶树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4)广东天然橡胶产量虽低于云南,但轮胎产业发展优于云南,请简述原因。
材料一 橡胶树喜高温、高湿、静风环境,在气温5℃以下易受冻害。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云南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材料二 我国西双版纳(下图)地形以山地为主,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3.68%,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自1953年科研人员在当地试种橡胶取得成功开始,西双版纳逐步发展为我国橡胶生产重点地区。早期当地单一种植橡胶树,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形成“胶林+中草药”、“胶林+荼树”等经营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材料三 天然橡胶是轮胎的主要原料,我国天然橡胶自给率约为20%,需要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过进口。目前山东、浙江、广东等地是主要的轮胎产地。其中广东的轮胎产量是云南的30多倍。
(1)与同纬度广东相比,分析西双版纳成橡胶产区风灾和冷害较少的原因。
(2)指出单一种植橡胶树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说明林下经营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因。
(4)广东天然橡胶产量虽低于云南,但轮胎产业发展优于云南,请简述原因。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表崎岖,为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据此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小题2】该农业模式的功能不包括

【小题1】与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密切相关的要素是
A.农业技术 | B.养殖技术 | C.地理环境 | D.灌溉系统 |
A.具有适应市场的灵活性 | B.农产品的品质优越 |
C.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 D.减少了劳动力投入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面左图为我国三个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乙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在低洼处挖地为塘,培土成基,基上种桑树、甘蔗、果树等,简称基塘农业(如下列右图)

(1)简述甲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生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乙地基塘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主要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地基塘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
下面左图为我国三个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乙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在低洼处挖地为塘,培土成基,基上种桑树、甘蔗、果树等,简称基塘农业(如下列右图)

(1)简述甲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生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3)说出乙地基塘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主要农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地基塘农业形成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