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薯(甜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多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福建省是全国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悠久的种植传统与消费习惯。甘薯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仅次于水稻,为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区域为闽南、闽东和闽西。其中以闽东南沿海的福州等地生产最具代表性。下图中a图示意福建省的位置和范围,b图示意福州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

(1)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种植甘薯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2)2016年11月5日,福州市罗源县举办首届甘薯节,着力打造甘薯特色农业。请为以甘薯种植为特色的罗源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甘薯(甜薯)属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根系发达,较耐旱,多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山坡稀疏灌丛或路边岩石缝中。福建省是全国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悠久的种植传统与消费习惯。甘薯的种植面积与产量仅次于水稻,为福建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区域为闽南、闽东和闽西。其中以闽东南沿海的福州等地生产最具代表性。下图中a图示意福建省的位置和范围,b图示意福州市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月分配图。

(1)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种植甘薯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2)2016年11月5日,福州市罗源县举办首届甘薯节,着力打造甘薯特色农业。请为以甘薯种植为特色的罗源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温度15-19℃,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下图为我国2016年油菜优势产区图。

【小题1】结合材料可知
【小题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

【小题1】结合材料可知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
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
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
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
①油菜总产量高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④油菜品种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 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甲 乙
(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的优势产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有哪些?
(2)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 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甲 乙
(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的优势产区,主要考虑的条件有哪些?
(2)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递增14%,已成为世界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简述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
【小题2】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小题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量 | B.减轻空气污染 |
C.减少土壤透气性 | D.减少土壤水分 |
A.三江平原 | B.河西走廊 |
C.江汉平原 | D.珠江三角洲 |
下图为某区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小题2】图示地区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小题3】日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小题1】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影响我国良种奶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和市场 | B.饲料和劳动力 |
C.饲料和市场 | D.劳动力和技术 |
A.有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 | B.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 |
C.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 | 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需求 |
冬季为了进一步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蔬菜生长 ②北京蔬菜市场广大
③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 ④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小题1】北京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水源 | B.光照、风沙 | C.土壤、旱涝 | D.低温、冻害 |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宜蔬菜生长 ②北京蔬菜市场广大
③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 ④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较厚的多层复合结构,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2】该温室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的关键因素是
辽沈Ⅳ型温室是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日光温室,前屋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后屋面采用较厚的多层复合结构,冬季不加温或极端天气条件下少量加温即可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一般纬度越高,后屋面面积越大,且后屋面的仰角应比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8°,保证冬季全室无光照死角。下图为该日光温室侧截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阳光照射面积 | B.防暴雪、大风对温室破坏 |
C.改善前屋面的光照条件 | D.减少顶部热量流失 |
A.劳动力数量 | B.经济效益 | C.科技水平 | D.市场需求 |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图1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小题2】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左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
A.抗风透光 | B.保温通风 | C.抗旱保墒 | D.排水防涝 |
A.热量 | B.光照 | C.土壤 | D.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