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有关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d | B.dcba | C.dbac | D.adbc |
A.a——洪涝灾害 | B.b——土壤肥力 |
C.c——灌溉水源 | D.d——生长积温 |
A.a区域河流众多,内河航运普遍 |
B.b区域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
C.c区域的温度带都是中温带 |
D.d区域的能源主要太阳能是和地热能 |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1)~(4)题。
材料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华北北部(燕京一带)、江淮以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及盛京(沈阳一带)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新天府”。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的是考虑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材料 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做“天府”的地方应该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关中地区、成都平原、华北北部(燕京一带)、江淮以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福州及其西南一带)及盛京(沈阳一带)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新天府”。

(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
(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在“新天府”的评选中黯然落选,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3)古人对天府的描述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民丰物阜”。评选专家给出的“新天府”标准是:应该是人人向往的居住地,幸福感较高,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区域。这说明与“老天府”相比,“新天府”的评选标准更重要的是考虑
(4)三江平原从解放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读我国甲、乙两地形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如表相应空格内。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2)两地区差异显著,国土整治的重点也不同。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 ;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 。
(3)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1)将下面各区域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如表相应空格内。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2)两地区差异显著,国土整治的重点也不同。目前,甲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 ;乙地山地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首要任务是 。
(3)从各区域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原因。
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1)分析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的原因。
(2)说明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

(1)分析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的原因。
(2)说明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年降水量量400mm左右,气候大陆性强,多风沙,土壤沙石多。
材料二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图(下图)

材料三 宣化牛奶葡萄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牛奶葡萄栽培至今仍大量沿用传统的庭院式、漏斗架及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方式。漏斗式棚架架身向上倾斜 30—35°,呈放射状,架梢高 3m,棚架直径 10—15m,形成“内方外圆”的优美的独特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宣化传统葡萄园系统已经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和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
材料四 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示意图

(1)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宣化牛奶葡萄采取多株大穴种植栽培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采用漏斗架的原因。
(4)近年来,有人建议减少城郊型宣化牛奶葡萄种植园面积,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年降水量量400mm左右,气候大陆性强,多风沙,土壤沙石多。
材料二 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区图(下图)

材料三 宣化牛奶葡萄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的美誉,皮肉黄绿色,质脆而多汁,酸糖比适中。牛奶葡萄栽培至今仍大量沿用传统的庭院式、漏斗架及多株大穴种植栽培方式。漏斗式棚架架身向上倾斜 30—35°,呈放射状,架梢高 3m,棚架直径 10—15m,形成“内方外圆”的优美的独特漏斗架,适于观赏和乘凉休闲。宣化传统葡萄园系统已经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和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
材料四 漏斗架葡萄种植栽培方式示意图

(1)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宣化牛奶葡萄采取多株大穴种植栽培的主要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宣化牛奶葡萄种植采用漏斗架的原因。
(4)近年来,有人建议减少城郊型宣化牛奶葡萄种植园面积,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
新发地批发市场是北京市交易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是北京市名副其实的“菜篮子”、“果盘子”。2015年10月29日,“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在河北省建成并投入运营。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区位优势是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劳动力素质高 ④农业科技发达
【小题2】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的建设对京津冀区域的影响是

【小题1】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区位优势是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劳动力素质高 ④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A.疏散北京中心城区人口 | B.促进北京现代农业发展 |
C.增加河北地区就业岗位 | D.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沿太湖南岸一线在史前是一片沼泽,生活在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洪泄洪,在春秋战国时期开挖了太湖溇港。南北方向的叫“浦”、“溇”、“港”,东西方向的叫“塘”。网格式的大田种植庄稼,外围的圩堤种桑植树,每个圩围都有一条绕圩河。溇港圩田具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如今,溇港不断萎缩、淤塞,与溇港联系在一起的古湖闸消失殆尽,溇港传统的泄洪排涝功能及交通航运的功能基本丧失。

太湖南岸溇港圩田示意图
材料二 “桑基-圩田-鱼塘模式”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屎饲鱼、倒灌塘泥肥田。

(1)为防止倒灌淤塞,太湖南岸溇港闸口通常朝向东北,请分析其原因?
(2)读材料二,指出“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对于溇港圩田,是保留,还是废弃?请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沿太湖南岸一线在史前是一片沼泽,生活在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洪泄洪,在春秋战国时期开挖了太湖溇港。南北方向的叫“浦”、“溇”、“港”,东西方向的叫“塘”。网格式的大田种植庄稼,外围的圩堤种桑植树,每个圩围都有一条绕圩河。溇港圩田具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如今,溇港不断萎缩、淤塞,与溇港联系在一起的古湖闸消失殆尽,溇港传统的泄洪排涝功能及交通航运的功能基本丧失。

太湖南岸溇港圩田示意图
材料二 “桑基-圩田-鱼塘模式”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屎饲鱼、倒灌塘泥肥田。

(1)为防止倒灌淤塞,太湖南岸溇港闸口通常朝向东北,请分析其原因?
(2)读材料二,指出“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对于溇港圩田,是保留,还是废弃?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河西走廊及附近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结合区域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东西交通要道的主要原因。
(2)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3)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4)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
材料二:河西走廊及附近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

(1)结合区域特点,分析河西走廊成为东西交通要道的主要原因。
(2)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
(3)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
(4)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简述贫困地区完善基础设施的方向以及对扶贫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