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

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明朝时,富平柿饼的制作工艺已十分成熟,并作为贡品进献皇宫;近些年更是连年出口韩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加拿大等国,深受消费者喜爱。富平尖柿一般于10月下旬采摘,后经削皮、脱涩、软化、晾晒捏型、出霜等十多道工序,历时45天时间精制成个大、口味香甜的柿饼。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位置图和富平县气候资料图。


(1)说出富平县发展尖柿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推测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3)请为富平县柿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晴王葡萄只在有“晴天王国”美誉的日本冈山县种植,出口量较少,已经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晴王葡萄使用的是“一枝一束”的方法种植,给予枝上唯一一束葡萄最多养分,使其味道甜、香,而且无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晴王葡萄种植的独特优势是
A.技术先进B.劳动力丰富C.热量充足D.土壤肥沃
【小题2】日本晴王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质量上乘,但出口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长条件苛刻  ②交通闭塞  ③分布范围小、产量低  ④市场需求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小题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小题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美国农民驾驶拖拉机在田里工作,拖拉机上的电脑屏幕显示玉米和大豆田的地图,并还显示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这一系列工作程序体现了精确农业。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计算机告诉农民哪个地方需要施肥,施多少肥,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A.GIS、RSB.GPS、RSC.RS、GPRSD.GPS 、GIS
【小题2】美国实施精确农业,最大好处是
A.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B.减少农业投入,增加农业产出
C.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收入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定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但马铃薯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且个大质优、口感醇香。当地马铃薯4~5月播种,9~10月采收。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方式耕作。不少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定西市政府曾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目标,但遇到了来自内蒙古东部乌兰察布市的强力竞争。下图为定西与乌兰察布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定西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定西马铃薯种植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原因。
(3)分析定西马铃薯常用窖藏并用水反复打湿地窖的地面和墙壁的原因。
(4)与乌兰察布相比,分析定西竞争“中国薯都”的劣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2017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到13.827 1亿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 222万hm2,粮食总产量61 791千万kg。下图为1820年中国各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注:单位面积产量已考虑复种指数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新疆相比,I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
A.人均耕地面积较大B.水热条件优越
C.农业发展历史悠久D.市场需求量大
【小题2】对比1820年,目前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已远远超过I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复种指数高B.区域人口密度增加
C.耕地面积扩大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小题3】影响1820年和2017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投入B.农业技术水平
C.自然灾害D.机械化水平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布局示意图”、“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发展的精华区域,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分工。


资料2:农业社会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曾是我国主要的粮仓。而如今,其“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1)农业社会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曾是我国主要粮仓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
(2)皖江城市带得以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带的发展分工,是由于该区域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皖江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出栏量是指食草类肉用家畜每年上市交易的数量。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段,海拔2040~4874m,年均温一8~4℃,年降水量265~632mm,是甘肃省重要的食草类肉用家畜牧区之一。近年来,该县在省道附近大力发展食草类肉用家畜养殖。下图为该县草地贮草量和食草类肉用家畜平均体重年内动态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县食草类肉用家畜出栏量最多的月份为
A.2~3月B.5~6月C.9~10月D.11~12月
【小题2】该县在省道附近大力发展食草类肉用家畜养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草地贮草量迅速增加B.交通条件改善,利于产品运出
C.当地生活水平提升,市场需求大D.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劳动力减少
【小题3】有人认为该县不应大力发展食草类肉用家畜养殖,反对的理由可能是
A.占用耕地,降低水稻种植面积B.减缓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C.年均温较低,不利于家畜生长D.生态环境脆弱,载畜量有限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映了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思想。(   )
当前题号:9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特点主要有 .
(2)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粮食作物的种植比重在下降,而蔬菜、水果比重不断上升,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简述其工业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