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菊花有喜光、喜温、耐肥、畏旱、怕涝、生长期长等习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用之佳品。我国药用菊花按产地不同形成一些品牌,其中又以具有800年历史的黄山(歙县)贡菊质量最为上乘。由于药菊生产周期短、见效益快,近年来我国药菊种植发展迅速,但市场大起大落现象严重。
材料二 主要药菊产地与环境。
(1)歙县发展贡菊生产有哪些区位优势?
(2)和其他主要药菊相比,歙县贡菊质量更加上乘的原因是什么?
(3)药菊种植区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大起大落的市场形势。
材料一 菊花有喜光、喜温、耐肥、畏旱、怕涝、生长期长等习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用之佳品。我国药用菊花按产地不同形成一些品牌,其中又以具有800年历史的黄山(歙县)贡菊质量最为上乘。由于药菊生产周期短、见效益快,近年来我国药菊种植发展迅速,但市场大起大落现象严重。
材料二 主要药菊产地与环境。
品种 | 生产地 | 海拔(m) | 经纬度 | 年均降水 量(mm) | 无霜 期(天) |
贡菊 | 皖,歙县北岸、大阜、杞梓里 | 200~ 600 | (118.4°E, 29.8°N) | 1 800 | 230 |
杭菊 | 浙,桐乡市灵安、梧桐、炉头 | 10~50 | (120.5°E, 30.6°N) | 1 176 | 238 |
滁菊 | 皖,全椒县马厂、三合、复兴 | 100~ 150 | (118.0°E, 32.0°N) | 960 | 223 |
亳菊 | 皖,亳州市辛集、大寺、十九里大杨 | 10~50 | (115.7°E, 33.8°N) | 793 | 210 |
怀菊 | 豫,武陟县嘉应观、北郭 | 10~50 | (113.3°E, 35.0°N) | 636 | 208 |
济菊 | 鲁,嘉祥县纸坊 | 30~80 | (116.3°E, 35.4°N) | 700 | 210 |
(2)和其他主要药菊相比,歙县贡菊质量更加上乘的原因是什么?
(3)药菊种植区可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大起大落的市场形势。
下图是“我国农产品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各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小题1】各主产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主产区——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
B.长江流域主产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
C.甘肃新疆主产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D.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A.华南主产区——控制非农业用地规模 |
B.汾渭平原主产区——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
C.河套灌溉主产区——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
D.长江流域主产区——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 |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题。

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 |
B.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
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
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现在,珠三角传统的基塘已经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也以花基、菜基为主。
【小题1】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农民将桑基、蔗基鱼塘转变为花基、菜基鱼塘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3】我国三江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但没有采用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其限制条件是
【小题1】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土壤 | D.地形 |
A.农业科技的发展 | B.市场需求的改变 |
C.促进生态循环 | D.节省劳动力 |
A.热量 | B.土壤 |
C.水分 | D.市场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农业灌溉区图

(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
材料二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蔬菜的主要产地,其收获的蔬菜几天或几小时即可在欧洲西部各国的市场上市。
(2)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 伊比利亚半岛河流及农业灌溉区图

(1)判断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出判断理由。
材料二 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蔬菜的主要产地,其收获的蔬菜几天或几小时即可在欧洲西部各国的市场上市。
(2)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条件
(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主要出口商品 | 1982 | 1985 | 1986 | 1990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3 | 2007 |
原油 | 74.8 | 54.2 | 29.3 | 33.9 | 10.8 | 5.4 | 6.5 | 8.9 | 10.2 | 13.8 |
组装的汽车 | | | 2.6 | 2.9 | 8.3 | 9.3 | 9.1 | 9.9 | 7.6 | 6.9 |
电视接收设备 | | | | | 4.4 | 4.2 | 3.8 | 3.5 | 3.9 | 8.0 |
开关、电路电器 | | | | | 3.0 | 2.6 | 2.6 | 4.0 | 3.7 | 2.3 |
发电机 | | | | | 2.6 | 3.0 | 3.0 | 3.1 | 3.1 | 1.9 |
新鲜蔬菜 | 0.6 | 0.5 | 2.4 | 1.6 | | | | | | |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表中主要商品出口比重的变化,并推测该国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2010福建高考)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2: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材料1: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2: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 水稻 | 玉米 | 杂粮 | 其他 | 合计 |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占总产量比例(%) | 8.0 5.0 | 12.0 4.9 | 74.2 88.8 | 5.8 1.3 | 100 100 |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