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下题。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D.美国本土 |
沁阳县古时为豫北重镇,农业比较发达,有沁河、济水两大河流。该县西向镇东高村一带以麦秸为主要原料的吉法造纸业曾闻名中原,此法选纸又称“捞毛纸”,工艺流程多达几十道。古时东高村村民将“撞穰”后的渣、沉积的石灰挖上来掺上泥沙制成土坯,用于垒盖房。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村古法造纸市场开始萎缩,选纸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下图为东高村古法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代沁阳造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①丰富的麦秸原料②廉价的劳动力③广阔的市场④充足的水源
【小题2】推测20世纪80年代后该村古法造纸市场萎缩的原因主要是
【小题3】古时东高村村民用造纸产生的细渣和石灰用于垒墙盖房有利于

【小题1】古代沁阳造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①丰富的麦秸原料②廉价的劳动力③广阔的市场④充足的水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④ |
A.工序繁杂且质量差 | B.机械化造纸技术的冲击 |
C.麦秸原料供应短缺 | D.当地政府和政策的限制 |
A.减少原料投入 | B.实现清洁生产 | C.降低造纸成本 | D.充分利用资源 |
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A区域产业转移走向。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2)说明如何治理A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区域的一些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

(1)与A区域相比,B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2)说明如何治理A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A区域的一些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18世纪,地处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在美洲、亚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并将源于中国的桑蚕业引入到墨西哥。1565年,西班牙人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由此,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美洲生产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被运到中国。物美价廉的中国丝绸不仅夺取了西班牙丝纲在美洲的销路,甚至还返销到西班牙本土,1593年,西班牙国王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过2艘,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但是收效甚微。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断绝了墨西哥本地蚕丝的供应,将中国生丝作为墨西哥丝织厂的原料,墨西哥的桑蚕业结束了短暂的发展史。图所示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航线。

(1)中国帆船一般在12月从月港启航,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6月,载有中国生丝、丝绸的马尼拉大帆船启航,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简析两次启航时间选择的主要原因。
(2)图中①、②表示马尼拉大帆船的往返航线,指出哪一条是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的航线,并说叨判断理由。
(3)与西班牙本上相比,分析中国丝绸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4)简述西班才殖民者进口中国生丝在墨西哥设厂生产丝绸的主要目的。
15~18世纪,地处欧洲西南部的西班牙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之一,在美洲、亚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并将源于中国的桑蚕业引入到墨西哥。1565年,西班牙人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形成了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由此,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美洲,美洲生产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被运到中国。物美价廉的中国丝绸不仅夺取了西班牙丝纲在美洲的销路,甚至还返销到西班牙本土,1593年,西班牙国王下令限制“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规定到墨西哥的大帆船每年不得超过2艘,每艘载重不得超过300吨,但是收效甚微。1600年,西班牙殖民当局断绝了墨西哥本地蚕丝的供应,将中国生丝作为墨西哥丝织厂的原料,墨西哥的桑蚕业结束了短暂的发展史。图所示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航线。

(1)中国帆船一般在12月从月港启航,驶往菲律宾的马尼拉;6月,载有中国生丝、丝绸的马尼拉大帆船启航,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简析两次启航时间选择的主要原因。
(2)图中①、②表示马尼拉大帆船的往返航线,指出哪一条是阿卡普尔科返回马尼拉的航线,并说叨判断理由。
(3)与西班牙本上相比,分析中国丝绸产品更具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4)简述西班才殖民者进口中国生丝在墨西哥设厂生产丝绸的主要目的。
读2005—2009年间制造业份额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制造业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
【小题2】引起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

【小题1】我国制造业分布变化的趋势是 ( )
A.集聚沿海 | B.西进北上 | C.东进南拓 | D.挺进三北 |
A.市场需求 | B.技术水平 | C.劳动力价格 | D.自然资源 |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据材料二指出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据材料二指出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材料二 北部湾经济区(图1)和辽中南工业区(图2)是广西与辽宁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紧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辽中南经济区发展历史早,基础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省经济区都需从中东地区输入大量的石油资源。


(1)据材料一,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指出广西和辽宁在资源和交通方面的共同点,并说出在重工业发展中广西优于辽宁的区位优势。
(3)有色金属工业(如铝土、锡的开采与加工)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
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材料二 北部湾经济区(图1)和辽中南工业区(图2)是广西与辽宁两省(区)重要的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紧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较弱,发展较晚;辽中南经济区发展历史早,基础好。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省经济区都需从中东地区输入大量的石油资源。


(1)据材料一,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指出广西和辽宁在资源和交通方面的共同点,并说出在重工业发展中广西优于辽宁的区位优势。
(3)有色金属工业(如铝土、锡的开采与加工)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
【小题2】东北地区,下列城市最有可能位于下游的是( )

【小题1】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
A.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 |
B.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 |
C.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 |
D.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 |
A.大庆 | B.长春 | C.鞍山 | D.沈阳 |
下图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源 | B.科技 | C.劳动力 | D.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