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世界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 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B. 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缺乏
C. 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 D. 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
【小题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 )
A.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石化工业
C.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D. 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

读1978—2009年中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水稻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的特点是( )
A.整体向西北移动 | B.1990年前改变了三次 |
C.1990年后移动速度变快 | D.2000—2003年移动最大 |
A.新增面积集中在中部 | B.不同地区增产差异小 |
C.地域范围不断缩小 | D.传统区产量比重下降 |
读我国某地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形剖面图的走向是
【小题2】下列各组为图中a地形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小题1】该地形剖面图的走向是
A.西北-东周走向 | B.东北-西南走向 | C.东西走向 | D.南北走向 |
A.水稻、玉米、甜菜 | B.小麦、甘蔗、毛竹 |
C.水稻、棉花、油菜 | D.甘蔗、小麦、油菜 |
下图为我国西部部分省区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图示区域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a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小题2】下列关于b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几个省区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季频繁影响图示区域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 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 ④a省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桑蚕基地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晴天多,日照长,农作物单产高 |
B.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 |
C.河流多为内流河,少数外流河注入北冰洋 |
D.高寒缺氧、冻土和生态脆弱成为该区发展陆路交通的自然障碍 |
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③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④缩小地区差距
①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②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③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④缩小地区差距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小题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小题3】丙所在自治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小题4】下列属于丙所在区域的代表性农产品的是( )
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胶

【小题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I | B.路线Ⅱ | C.路线Ⅲ | D.路线Ⅳ |
A.大漠孤烟直 |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D.小桥、流水、人家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资源减少 | D.滑坡和泥石流 |
①棉花 ②柑橘 ③葡萄 ④椰子 ⑤天然橡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⑤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 我国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 我国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河南 | 全国 | 河南 | 全国 | 河南 | 全国 | 河南 | 全国 | 河南 | 全国 | |
第一产业 | 15.5 | 4.8 | 14.8 | 3.0 | 14.8 | 5.7 | 14.2 | 4.5 | 14.1 | 3.9 |
第二产业 | 54.4 | 50.0 | 55.2 | 50.7 | 56.9 | 49.3 | 56.5 | 51.9 | 57.3 | 57.6 |
第三产业 | 30.1 | 45.2 | 30.0 | 46.3 | 28.3 | 45.0 | 29.3 | 43.6 | 28.6 | 38.5 |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B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 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 172.53 km2,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0 793.66 km2,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送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湖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3)结合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

材料一 B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 m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11 172.53 km2,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0 793.66 km2,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材料三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送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湖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说出B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2)简述建设格尔木、德令哈、乌兰、大柴旦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
(3)结合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意义。

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会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下图示意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受益行业与公司。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新能源汽车生产模式( )
A.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存在 |
B.运输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
C.主要依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对其影响较小 |
D.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只能以工业集聚的形式存在 |
A.降低能源消耗,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
B.交通拥堵更加严重 |
C.促进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
D.没有尾气排放,没有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