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联成网络,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下图为工业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1】下列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降低 |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
时装是具有鲜明时尚感的服装,其特点是变化迅速、极富流行性和周期性。洛杉矶时尚街区是世界著名的时尚专区,街区内集聚了众多的时装企业,集时装设计、销售等于一体。这些时装企业一般不直接加工时装,而是将加工环节转给分包企业,生产灵活,产品款多量少,价格相宜。
据此完成下列各題.【小题1】时装企业在洛杉矶时尚街区集聚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 B.原材料 | C.市场 | D.劳动力 |
A.节约工厂建设成本 | B.获取高素质劳动力 |
C.缩短产品流通时间 | D.延长时装产业链条 |
A.快速更新产品 | B.改进生产技术 | C.扩大生产规模 | D.拓展国际市场 |
2016年2月20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压缩煤炭开采规模 | B.转移机械制造工业 |
C.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 D.重组建筑材料工业 |
A.环保业 | B.制造业 | C.服务业 | D.服装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与委内瑞拉自1974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稳步发展,目前中国是委内瑞拉第二大贸易伙伴。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年开采量居世界第五,但主要都是重质油,密度大,很难精炼。近年来,多家中资油气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并换回石油,委内瑞拉成为了中国重要油气地。下表为2012年委内瑞拉油气资源量。
2012年委内瑞拉油气资源量

(1)说明委内瑞拉吸引中国油气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2)从运输与安全两方面,分析中资油气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3)实施本地化是提升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请你为中国油企在委内瑞拉本地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中国与委内瑞拉自1974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稳步发展,目前中国是委内瑞拉第二大贸易伙伴。委内瑞拉石油资源丰富,年开采量居世界第五,但主要都是重质油,密度大,很难精炼。近年来,多家中资油气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并换回石油,委内瑞拉成为了中国重要油气地。下表为2012年委内瑞拉油气资源量。
2012年委内瑞拉油气资源量

(1)说明委内瑞拉吸引中国油气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2)从运输与安全两方面,分析中资油气企业在委内瑞拉投资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3)实施本地化是提升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请你为中国油企在委内瑞拉本地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该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三 下表为该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分析该市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该市1993~2008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分析其对该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3)试分别分析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的区位条件。
材料一 下图为该市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材料三 下表为该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分析该市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该市1993~2008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并分析其对该市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3)试分别分析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的区位条件。
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区域发展初期,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底特律,其优势有哪些?有何明显不足?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从交通、市场两方面入手)。
(3)现在美国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分析汽车工业分散的优势与不足。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区域发展初期,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底特律,其优势有哪些?有何明显不足?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从交通、市场两方面入手)。
(3)现在美国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分析汽车工业分散的优势与不足。
对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
A.城市的上风向和水源的上游 | B.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上游 |
C.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 D.城市的上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