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B.易农荒地多 |
C.土壤肥沃 |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
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限制①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
【小题3】③自然区

【小题1】限制①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热量 | C.地形 | D.土壤 |
A.交通闭塞 | B.空气稀薄 | C.多人工林 | D.经济落后 |
A.气候干旱 | B.湖泊众多 | C.多属外流区 | D.流水侵蚀强烈 |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小题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东南沿海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1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的相关内容。
表2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上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指标 年份 | GDP(亿 元)(当年 价格) | 第二产业产 值占GDP的 比重(%) | 实际利用 外资额(亿 美元) | 出口额 (亿美元) |
1978 | 2.4 | 15.5 | 0.0 | 0.0 |
1992 | 58.5 | 48.3 | 1.3 | 1.2 |
2000 | 200.8 | 59.4 | 7.1 | 20.3 |
2008 | 1500.6 | 65.3 | 16.1 | 386.8 |
(1)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的相关内容。
表2
工业区 区位条件 | 鲁尔工业区 | 沪宁杭工业区 |
自然资源 | ① | 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 |
交通 |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 内河航运、陆路、航空和② 等运输方式齐全,方便快捷 |
市场 | 市场广阔 | 市场广阔 |
劳动力 | ③ |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 |
(2)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上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1)分析贾西村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
(2)贾西村在刺梨种植产果的前两年林下种植了中药材,请分析林下种植药材的好处。
(3)按照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促进以刺梨为基础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刺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保健、观赏为一体的亚热带水果,喜暖湿,阳光充足,耐贫瘠,适应性强,种植3年后即可产果。贵州盘关镇贾西村位于乌蒙山区,平均海拔1800米,村里25°以上坡耕地占一半。原来农业以大量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2014年盘关镇联合贾西村等7个贫困村,建立刺梨产园区。短短3年,曾经荒芜的石山,已是满眼的绿,刺梨种植面积达3.1万亩, 超过一半的人口实现脱贫。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使其成为贵州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下图示意盘关镇位置。

(1)分析贾西村原有的农业发展方式使土地越种越薄(土壤厚度变薄)的原因。
(2)贾西村在刺梨种植产果的前两年林下种植了中药材,请分析林下种植药材的好处。
(3)按照盘关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促进以刺梨为基础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不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小题2】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

【小题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不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农业基础薄弱 |
B.降水较少 |
C.热量条件差 |
D.土壤条件差 |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 B.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 D.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
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 )
【小题2】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1】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 ( )
A.水稻和柑橘 | B.柑橘和茶 |
C.甘薯和苹果 | D.水稻和亚麻 |
A.市场 | B.交通 |
C.技术 | D.劳动力 |
下图左为中国攀枝花工业区,右为德国鲁尔区,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小题2】图示两工业区均有河流流经,但乙区的内河航运发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 B.水能丰富 | C.铁矿资源丰富 | D.廉价劳动力丰富 |
A.地表形态 | B.资源分布 | C.城市规模 | D.市场需求 |
章丘素有“铁匠之乡”之美誉,曾有“章丘铁匠遍天下”之说。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的章丘,境内人口为73万,约有38万人以打铁养家糊口。“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渐受冷落的章丘铁锅受到关注。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近6000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近几十年来,促进章丘手工铁锅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铁矿丰富,原料充足 | B.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 |
C.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 D.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 |
A.缺少铁匠艺人 | B.锅具品质下降 |
C.机械化生产锅具的冲击 | D.传统技艺的缺失 |
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越南龙江工业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在越独资工业园(位置见图2)。该工业园以新材料轻纺加工类、原材料加工类、电子装配类、医药食品加工类、木制品建材类等企业为主,至2018年底已为当地提供约1万个就业岗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越南吸引中国投资建设工业园的主要优势是( )
A.研发能力强 | B.交通运输便捷 | C.劳动力价格低 | D.环境质量好 |
A.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 B.集中处理污染物 |
C.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 D.接近消费市场 |
①改变产品产地以规避出口的贸易壁垒 ②以境外生产逐步取代中国对越南的贸易
③建立我国在海外的生产链 ④将我国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国外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