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澳大利亚简图,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业的发展,该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墨累—达令盆地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旱作农业B.牧场畜牧业
C.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D.游牧畜牧业
【小题2】该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气候D.水源
【小题3】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①土地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孟加拉国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读关于孟加拉国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国首都名称为达卡,人口1.5亿,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900余人,全国土地的67%为可耕地,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该国农业生产依靠传统经验,以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比较低。该国是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黄麻生产国。

材料二:孟加拉国纺织服装工业在孟加拉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约占工业总产值的38%,受到该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所属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图文信息,推断该国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推断理由,请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国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
(3)根据图文资料,若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要到孟加拉国进行直接投资,请分析投资的利弊条件。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000米至2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

据上述材料回答。
【小题1】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落基山区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C.亚洲喜马拉雅山区D.南美安第斯山区
【小题2】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坡度大小B.气温变化C.土壤类型D.水分变化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关于缅甸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5年1月28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缅甸段)宣告建成,该管道(缅甸段)全长771公里,设计输量达每年2200万吨,该管线起自缅甸马德岛,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

资料二:缅甸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下表为该国接受外国投资比重最大的行业及国家。

      

(1)简述缅甸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缅甸的水稻种植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试分析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建成后对我国能源安全方面的有利影响。
(4)据材料分析缅甸近年来重点发展行业的产业特征及原因,并就中缅两国经济交往对双方带来的有利影响做简要说明。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21世纪海洋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读我国浙江省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常运用区位商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



(1)简述舟山群岛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
(2)浙江省2001年海洋第一产业占一定优势,海洋渔业区位商大于1,简述该省海洋渔业区位优势。
(3)描述浙江省历年三次海洋产业变化的特点;并根据区位商分析其海洋产业发展趋势。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还会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一带一路”连接的文化圈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小题2】贸易船只从上海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行,沿途可以观赏到的文化景观是
A.马六甲海峡高温多雨的天气和两岸茂密的红树林景观
B.印度半岛上轻柔艳丽的纱丽和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
C.阿拉伯半岛上圆顶尖塔的清真寺和虔诚祈祷的穆斯林
D.撒哈拉以南非洲热情奔放的探戈舞和神秘的宗教仪式
【小题3】“丝绸之路经济带”给我国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省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陕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
B.新疆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山麓和盆地边缘
C.青海利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D.甘肃的河西走廊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

【小题1】图中a、b、c三根折线依次表示
A.人口总量、人均耕地、人均粮食B.人口总量、人均粮食、人均耕地
C.人均耕地、人口总量、人均粮食D.人均粮食、人口总量、人均耕地
【小题2】人均粮食产量呈现上述这样变化,与之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生产技术B.人口数量C.耕地面积D.自然因素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斐济是太平洋岛国中经济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斐济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加大了相关投入,并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斐济略图

材料二  斐济由333个岛屿组成,年平均气温22至30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斐济有世界级潜水和冲浪区,陆上有瀑布、岩洞、众多的陆海河流等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土著村落。

材料三 斐济有两个国际机场。与中国等多国城市有直航。有,可停靠大型游轮的国际港口,主要岛屿间有渡轮服务。

(1)描述斐济的地理位置特征。
(2)旅游业是斐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年收入约7亿斐元左右,占其GDP的10%以上,是斐济吸引外资和创汇最多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分析斐济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3)斐济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渔业以海洋渔业占主导地位,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北极涛动(AO)是指北半球热带以外地区海平面气压数理分析的一种大气运动分析模型。在这种分析模型中,AO为正异常时中纬度气压上升而极地气压下降,AO为负异常时,大气环流形式相反。一般来说AO异常会持续整个冬春季节。下图为R地区地形示意图及气温降水相关资料图。

(1)判断R地在2011年11月—2012年3月期间AO是正异常还是负异常。说出气温和降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的变化特点,根据AO异常情况并联系地形和大气运动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R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综合分析R地2011年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并选择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城市优势工业是( )
A.纺织工业B.冶金工业C.食品工业D.电力工业
【小题2】图中乙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是( )
A.灌溉不便B.地形起伏大C.土地盐碱化D.常年低温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