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北部湾经济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核心,东临近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湾沿海红树林广布,钦州港位于钦州市南部、钦州湾东北侧。据钦州市总体规划,至2025年在钦州港及其周边将围海填海79km,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
材料二:图I为北部湾经济区简图,图II为钦州湾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钦州市2014-2016年产业结构统计数据表

(1)从地理位置、交通的角度,评价钦州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说明钦州市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加工业及外向型临海工业对钦州产业结构及区域发展的意义。
(3)阐述大规模围填海对钦州湾水域环境的影响。

A.水果、蔬菜、养鱼场 | B.蔬菜、林业、养鸡场 |
C.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 D.花卉、乳畜业、粮食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A. 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 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 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 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小题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化 B.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 农业技术进步 D. 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小题1】影响黑龙江、河南等地推进“粮改饲”的主导因素是( )
A.技术 | B.市场 | C.气候 | D.土壤 |
A.乳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北京市昌平区所处的北纬40°附近是国际公认的草莓最佳生产带,昌平草莓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销香港、新加坡等地。为保障产品质量,该区在种植草莓时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技术。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下列不属于该纬度带上的优质农产品是( )
A.牛奶 | B.哈密瓜 | C.葡萄 | D.香蕉 |
A.抑制杂草和促进早熟 | B.阻碍昆虫授粉 |
C.避免大风和低温冻害 | D.提高土填肥力 |
①自然环境改变 ②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保鲜技术提高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涌潮是发生于喇形河口海的一种潮是增大的特殊潮沙现象。潮大小主要受引潮力、地形、气象、水文等条件的影响。世界三大潮之一的钱燃潮就处子杭州湾钱塘江入海口,杭满位于中国江省东北部,与舟山、北仓海域为。宁市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端規划建设了杭州湾新区。2018年6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要合力打杭州湾新区渐沪合作示范区
(2)简述杭州湾新区打造浙沪合作示范区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你是否赞成在杭州湾增建跨海高铁桥?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江苏G服装企业最初为上海某公司代工,生产棉衣、羽绒服等,后逐渐创立了自己的羽绒服品牌,同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提出了国际化战容,2012年又拉进多元化发展,生产“一手”到“四季”的男装、女装、童装等。
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G企业最初选择为上海某公司代工,主要是因为该服装企业( )
A.距离上海较近 | B.生产技术成熟 |
C.品牌知名度低 | D.劳动力素质高 |
A.西班牙 | B.丹麦 | C.新加坡 | D.澳大利亚 |
A.拓展消费市场 | B.提高资源利用率 |
C.提升品牌知名度 | D.增加羽绒销量 |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万公顷,平均一个农场400公顷(6000亩),是我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下左图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下右图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针对该不利条件当地应提倡大力发展____________农业。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市场狭小 | B.劳动力价格低 | C.政策扶持力度小 | D.科技水平低 |

(4)请你为我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A. 3月 B. 5月
C. 9月 D. 11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 上市较迟 B. 水源丰富
C. 离市场近 D. 病虫害少
A.导致广东食品加工产业衰落 | B.带动人口由广东向广西迁移 |
C.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 | D.全面实现两省区的经济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