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城市人口密集,在6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了约60万的人口。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将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 B.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 D.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
A.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 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
C.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 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
A.持续缓慢流动的水体 | B.多样性的生物群落 |
C.可被溶解的营养盐类 | D.阶梯状分布的湿地 |
A.增加建筑密度,积极发展特大城市 |
B.将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 |
C.植树种花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
D.大量兴建化工厂,解决就业问题 |
A.平抑市区高昂房价 | B.缓解市区交通拥堵 |
C.鼓励购买私家车 | D.消除市区环境污染 |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化意义的说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城市化过程中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小城乡差别 |
B.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可以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 |
C.一般情况下城市化能够较为有效地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
D.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城市与乡村争夺劳动力的情况,所以会极大地降低整体社会效率 |
A.城市人口的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情况 |
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 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 |
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 | B.乡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 |
C.城市规模变大,其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 D.出现了卫星城,证明了该城市不会再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城市问题 |
《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4-2020)》正式对外发布,上海规划形成15个市级商业中心,这也意味着上海商业网点的扩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市级商业中心扩容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适应逆城市化发展趋势 | B.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大 |
C.方便城市居民到就近的商业中心购物 | D.城市发展重心从工业转移到商业 |
A.中央商务区的面积不断扩张,功能分区越不明显 |
B.城市的地价变化已经不符合地价基本规律 |
C.城市的商业用地正在逐步将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取代 |
D.城市面积拓展,商业区向居住用地扩散 |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模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城市水体污染 |
B.缓解“城巾热岛”效应 |
C.增强城市抗早能力 |
D.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 |
A.雨水花园、渗水路面 |
B.下凹式道路绿化带 |
C.湖泊、湿地、坑塘等 |
D.砂土质渗水蓄水层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职住平衡是指多数职工能够在工作地点附近找到合适的住房。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提出了促进职住平衡的思路。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区域就业岗位与居民数量之比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千沟万壑 | B.山高谷深 |
C.平坦开阔 | D.河网密布 |
A.居住区 | B.商业区 |
C.工业区 | D.文化区 |
A.人口膨胀问题 | B.交通拥堵问题 |
C.政业困难问题 | D.住房紧张问题 |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雄安新区重点承接含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
【小题1】与保定相比,雄安新区最大优势是
A.交通便捷 |
B.基础工业雄厚 |
C.距京津较近 |
D.第三产业发达 |
A.传统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 |
C.高级住宅区 | D.高新技术产业区 |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发展目标。读下图“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优化首都功能应采取的措施是
A.西城区大量拆除古老院落 | B.东城区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
C.海淀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 D.密云山区发展现代制造业 |
① 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
② 缓解河北省的交通压力
③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④ 根治京津冀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风力减小 | B.河流水质变好 |
C.雾天增多 | D.气温日较差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