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区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是
【小题2】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
【小题3】丙地区是城市中

【小题1】甲地区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是
A.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 |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 |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 D.位于郊县,只适合发展种植业 |
A.中心商务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工业区 |
A.最普遍的类型 | B.生态环境最佳 | C.交通条件最佳 | D.工业点最密集 |
读“北京市规划市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高科技园区有 个。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有 (选择填空)。
A. 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 B. 产品面向市场
C.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D. 研发费用较高
(2)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选择填空)
A.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B.依托北京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C.邻近航空港,交通便利
D.位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当前北京市正在进行工业地域调整,四环路以内将建成工业营销、研发机构及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对外交往窗口;四环路沿线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郊区县将建成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其带来的3项好处是 (选择填空)。
A. 节省劳动力和占地空间 B. 降低运费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C. 促进了耕作业的发展 D.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
(4)北京的大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 (选择填空)。
A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堵问题较严重
C住房拥挤 D 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5)要解决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选择填空)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 B. 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扩大其规模
C. 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 D.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1)图中所示高科技园区有 个。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有 (选择填空)。
A. 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 B. 产品面向市场
C.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短 D. 研发费用较高
(2)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选择填空)
A.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B.依托北京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
C.邻近航空港,交通便利
D.位于北京与天津之间,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3)当前北京市正在进行工业地域调整,四环路以内将建成工业营销、研发机构及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对外交往窗口;四环路沿线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郊区县将建成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其带来的3项好处是 (选择填空)。
A. 节省劳动力和占地空间 B. 降低运费和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C. 促进了耕作业的发展 D.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人才集中的优势
A.减少了北京市区环境污染 | B.分散了北京市的工业污染源 |
C.改善了北京市居民住房紧张的状况 |
A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 B 交通拥堵问题较严重
C住房拥挤 D 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5)要解决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选择填空)
A.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污染的高技术产业 B. 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扩大其规模
C. 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中心人口 D.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读下表和图9,完成下列要求: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
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大。
⑶由上表和图9可知,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① ,② ,③ 。
⑷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哪些?
① ,② 。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
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大。
⑶由上表和图9可知,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① ,② ,③ 。
⑷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哪些?
① ,② 。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城市形成的第________阶段,由于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开始出现城市功能分区。
(2)阶段Ⅱ商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阶段Ⅲ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____________。
(3)工厂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阶段Ⅲ中住宅区出现了分化,分析判断图中甲为________住宅区,乙为________住宅区。

(1)在城市形成的第________阶段,由于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开始出现城市功能分区。
(2)阶段Ⅱ商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阶段Ⅲ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____________。
(3)工厂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阶段Ⅲ中住宅区出现了分化,分析判断图中甲为________住宅区,乙为________住宅区。
下图为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城市人口约战总人口的 %,约有 万人。
(2)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的特点是:
(3)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一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则比较合理的布局是:图中字母 表示工业区;字母 表示居民区;字母 表示卫生隔离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中可以设置的建筑是( )。

(1)该地区城市人口约战总人口的 %,约有 万人。
(2)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的特点是:
(3)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一工业区的功能分区,则比较合理的布局是:图中字母 表示工业区;字母 表示居民区;字母 表示卫生隔离防护带。隔离防护带中可以设置的建筑是( )。
A.学校 | B.消防车库 | C.医院 | D.体育馆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 ,B 。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城市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 个,地区级
城市 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
(3)城市级别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 ,B 。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城市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 个,地区级
城市 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
(3)城市级别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读“某城市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答商业点A和B的区位差异。
(2)拟在C处建一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与其配套工程还有什么。
(3)城区内何处的交通状况需要改进?应如何改进?为什么?

(1)简答商业点A和B的区位差异。
(2)拟在C处建一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与其配套工程还有什么。
(3)城区内何处的交通状况需要改进?应如何改进?为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的原因2分
(2)指出材料一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其判断依据是
(4)材料一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指出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

材料二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该图为重庆市略图

(1)简要分析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的原因2分
(2)指出材料一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材料二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其判断依据是
(4)材料一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指出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2010年10月31日,持续运行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落下帷幕。这是一届规模空前的人类盛会: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逾7308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参观,园区总体运行平稳、顺利、有序。据此分析回答23~24题。

【小题1】世博会选址于上海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滨水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紧靠黄浦江,大型货轮进出方便
②附近农业用地较多,征地成本较低
③显现上海城市特色,展示黄浦江畔新风貌
④紧靠钢铁厂,便于世博会场馆建设就地取材
⑤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便于世博会的资金筹集 ⑥临近中心城区,便于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小题2】和谐城市是2010年世博会主题的精髓。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能较好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是

【小题1】世博会选址于上海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滨水区的有利条件是
①紧靠黄浦江,大型货轮进出方便
②附近农业用地较多,征地成本较低
③显现上海城市特色,展示黄浦江畔新风貌
④紧靠钢铁厂,便于世博会场馆建设就地取材
⑤毗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便于世博会的资金筹集 ⑥临近中心城区,便于世博会场馆的后续利用
A.①②⑥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⑥ |
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 | B.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 |
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 | D.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
如图表示某地区城市分布情况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读后完成21~22题。

【小题1】图中城市
【小题2】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
C.与乙城市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于丙城市同等级城市数目 |
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
A.a | B.b | C.b | 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