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从城市中心向外均匀扩展 |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
C.由港口向腹地扩展 | D.沿海岸线绵延扩展 |
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时刻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区域空间结构等方方面面。图(a)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图(a)中①②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化学耗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程度,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I级→IV级,水质由优→差)。图(C)为“ ②河段实测污染物组成图”。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②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①处河流差的原因。
(2)描述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3)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4)③处拟建一大型商品批发市场,试分析其布局区位因素。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 B.沿交通线狭长分布 |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 D.沿江狭长布局 |
材料一: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靠高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公里,该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号称“八百里秦川”,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陕西省关中的长安(令西安)附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建立朝代最多的地区,共有大小13个王朝在此建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81年把它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材料二:渭河平原自古灌溉农业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也是中国最早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如图为渭河平原位置图及当地冬小麦冬灌图。

(1)简述渭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征。
(2)分析历史上长安成为13朝古都的原因。
(3)指出对冬小麦适时进行冬灌的好处。
(4)简述冬季秦岭北坡气温垂直递减于南坡的原因。

A.沿江河狭长分布 |
B.沿山谷绵延扩展 |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
D.由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
A.城市规模 | B.自然地理环境 | C.城市职能 | D.人文地理环境 |
十堰位于鄂西北,地处秦巴山区汉水谷地(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段横列于本市西南部),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

(1)据图归纳十堰的城市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十堰市成为我国汽车及相关产业地域集聚度最高的城市,说明十堰市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并解释地域集聚度高对十堰汽车工业发展的意义。
(3)十堰市的汽车工业基地,目前已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析十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对十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A.交通条件 | B.经济水平 |
C.城市职能 | D.地表形态 |
珠海市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城市,在建设之初,确立了“海拔25米等高线以上禁止开发,城区楼房不能太高,建筑不能太密集,陆地山体25米等高线以下向外延至200米以内严格控制兴建高层建筑”等原则,并在当年提出“破坏绿水青山就是犯罪,先污染再治理代价太大”,多次被媒体质疑“政策清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该城市建设之初确立“海拔25米等高线以上禁止开发”考量的是
A.保地质灾害少发生 | B.为农业发展留空间 |
C.建花园城市提品质 | D.免土地开发高成本 |
A.食品加工业 | B.石化工业 | C.毛纺工业 | D.会展业 |
①占用耕地,缩小了发展空间 ②显山露水,有利于亲近自然
③优选企业,打下了经济基础 ④环境优美,吸引来高新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武汉市夜光图分为两大组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河流 |
C.铁路线 | D.通风道建设 |
A.矿产资源 | B.科技 |
C.政策 | D.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