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则,区域发展规划按照“8+2”的模式制定: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八个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区域内城市只有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比较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唐山市与北京市相比,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小题2】近年来,廊坊市承接了北京市服装、物流等产业转移,在此过程中

【小题1】区域内城市只有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比较优势,才能获得更大发展。唐山市与北京市相比,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A.文化底蕴深厚 | B.资源丰富,海运便利 |
C.靠近海洋,气候宜人 | D.旅游资源丰富 |
A.带动廊坊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
B.实现了廊坊市产业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C.加快北京市工业化进程 |
D.北京市失业人数增多 |
为进一步发挥兰州对西部发展的带动作用,2012年8月兰州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距兰州市区北部38.5千米的秦王川盆地,该盆地是兰州周边地区最大的一块高原盆地,盆地内整体地势平坦,引大(大通河)入秦工程初步解决了新区的用水问题。下图为兰州行政区图及兰州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兰州城区呈带状分布,说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2)简析兰州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条件。
(3)“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说明新区建设对老城区发展的意义。

(1)兰州城区呈带状分布,说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2)简析兰州新区选址的主要优势条件。
(3)“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说明新区建设对老城区发展的意义。
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L湖为内陆淡水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尼日尔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1】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政策 | D.市场 |
A.气候炎热 | B.地形平坦 | C.洪涝频繁 | D.交通不便 |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结合材料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小题2】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小题1】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主要是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A.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B.军事因素的衰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
C.交通运输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D.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
截止2017年2月6日,武汉共完成地铁投资1450亿元,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等产业。武汉地铁建设的快速推进,带动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加速形成。读武汉市地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河流区位的角度,下列城市形成和发展与武汉最相似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武汉地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从河流区位的角度,下列城市形成和发展与武汉最相似的是
A.上海 | B.赣州 | C.重庆 | D.杭州 |
A.全部沿河流分布 | B.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C.便捷了工业运输 | D.完全解决了城市拥堵 |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是因为河流沿岸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 )
①便利的交通 ②充足的水源 ③丰富的矿产 ④丰富的物产.
①便利的交通 ②充足的水源 ③丰富的矿产 ④丰富的物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小题2】有关图示区域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交通 | B.水源 |
C.地形 | D.能源 |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
B.该区域包含10个城市等级 |
C.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 |
D.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
读安徽省芜湖城市形态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 )
【小题2】芜湖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图中信息显示(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形成与发展 |
B.1949年以前,芜湖市发展主要依托河运 |
C.1949~1980年,芜湖市发展速度最快 |
D.1980年以后,芜湖市沿铁路线向东南发展 |
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
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 |
C.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 |
D.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