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南方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 。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

(1)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中表现出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是________ 。
(2)说出该城市水域面积变化的特点及有利影响。
(3)指出图中物流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4)简述自来水厂由a地迁至b地的原因。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由于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水运便利,很早就开始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由于江水和滩涂阻隔,三片互不联属的区域各自发展,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山城重庆位于嘉陵江和长江汇合处,千百年来其外部形态变化不大。读清朝末期的武汉三镇图和目前的重庆市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小题2】重庆市千百年来地域结构模式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早期武汉三镇形成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温暖湿润 | B.地形平坦 | C.水运便利 | D.市场广阔 |
A.河流阻隔 | B.气候多雾 | C.交通不便 | D.地形阻隔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
(2)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
(3)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
(2)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因。
(3)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一一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其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下图示意雄安新区地理位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优势体现在
【小题2】下列与雄安新区未来发展方向不符的是

【小题1】雄安新区的建设优势体现在
A.完善的基础设施 | B.气候条件优 |
C.雄厚的工业基础 | D.距离首都近 |
A.绿色之城 | B.承接传统工业的转移 |
C.创新之城 | D.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 |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近30年来发展变化图。图中A为交通中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 )
【小题2】近30年来,影响城市趋向于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布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功能区是( )

【小题1】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 )
A.供水便利 | B.灌溉便利 | C.交通便利 | D.利于防卫 |
A.交通运输 | B.地形因素 | C.气候条件 | D.人口分布 |
A.文化区 | B.居住区 | C.工业区 | D.隔离带 |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其交通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小题2】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

【小题1】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 B.气候温和湿润 |
C.商业贸易发达 | D.矿产资源丰富 |
A.城市核心功能区 | B.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
C.城市高级住宅区 | D.城市生态功能区 |
下图为某地 1965 年和 2009 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1965 年时,A和B 均已形成村镇,B 村比A村具有的优势是
【小题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 影响最小的是
【小题3】2009 年,B 地仍没有发展成为城市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1965 年时,A和B 均已形成村镇,B 村比A村具有的优势是
A.水源充足 | B.地处河流干、支流交汇处 |
C.优惠的政策 | D.煤铁资源丰富 |
A.A 城 | B.D 城 | C.E 城 | D.F 城 |
A.水源枯竭 | B.铁路的修建,使其交通地位下降 |
C.地形崎岖 | D.离煤、石油产地较远 |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 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某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A.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 B.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 |
C.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 D.所在地区水质清洁 |
A.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
B.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 |
C.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 |
D.大连虽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他城市联系密切 |
A.吉林→长春→沈阳 | B.抚顺→沈阳→哈尔滨 |
C.大连→沈阳→长春 | D.哈尔滨→长春→吉林 |
公元前111年,郁南县县城一带出现大型聚落。目前,郁南县在广东省有“最绿、最美、最好的生态屏障”之美誉。右下图为郁南县功能分区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郁南县城一带最早出现大型聚落的主要区位是地处
【小题2】与功能区①、③相比,功能区②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郁南县城一带最早出现大型聚落的主要区位是地处
A.公路交会处 | B.两省交界处 | C.著名旅游地 | D.河流流经地 |
A.城镇人口最多 | B.水陆交通便利 | C.自然生态更优 | D.工业经济发达 |
下图为某城市主城区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F和K为该城市两规模性连锁超市。超市门店指面积较大、供货品类齐全的店面,超市便利店指主营日用快销品为主的小型店面。
【小题1】制约该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最可能是
A.气候 | B.河流 | C.地形 | D.土壤 |
A.条带式 | B.集中式 | C.组团式 | D.放射状 |
A.河流 | B.铁路线 | C.城市交通线 | D.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