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材料一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重庆市略图

(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
(2)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
(3)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依据是
(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已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经常举行长江三角州城市经济协调会。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的便捷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预计于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只需3小时。
材料三: 2002-2003年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 长江三角洲
| 珠江三角洲
|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6∶52.1∶41.9
| 4.9∶49.8∶45.3
|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 5.1∶54.6∶40.3
| 4.1∶52.4∶43.5
|
(1)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试分析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图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2】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的差异,体现了

【小题1】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雾岛效应 | B.城市风热力环流效应 |
C.城市的热岛效应 | D.城市的雨岛效应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略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最能够反映从M到N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城市及周边地区①②③④地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下图中最能够反映从M到N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章明确提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詹,在特定地域内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是由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和受其影响的非中心城市组成的系统,其经济带动作用包括纵向的中心城市对非中心城市和横向的非中心城市之间两个层次(见图1)。从更大的区域范围看,城市群地区以强大的经济势能,带动着外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着外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l6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三个特大城市呈三足鼎立之势,构成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的三大核心,几十座大中城市沿沪宁、沪杭以及杭甬铁路干线密集分布。

(1)城市群的发展是如何推动外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地区城市化进程的?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发育相对较成熟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小题1】导致清王朝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小题2】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小题1】导致清王朝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A.资源开发 | B.交通 | C.自然要素 | D.宗教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 ,B 。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城市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 个,地区级
城市 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
(3)城市级别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1)写出A、B两城市的名称:A ,B 。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城市的数目:直辖市 个,省级行政中心 个,地区级
城市 个,由此可以看出,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
(3)城市级别与城市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 和 。
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工业。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 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
(3)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地区拟再建两条铁路线,请你帮助设计合理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规范图例绘制出来。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 和 。
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工业。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 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
(3)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该地区拟再建两条铁路线,请你帮助设计合理的线路,并在图中用规范图例绘制出来。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乙处是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简述丙地区地貌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甲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2)乙处是我国酸雨严重地区之一,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简述丙地区地貌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有利于A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2)简述B岛屿的形成过程。
(3)京杭大运河正在申报“世界遗产”。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

(1)简要分析有利于A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2)简述B岛屿的形成过程。
(3)京杭大运河正在申报“世界遗产”。说出京杭大运河申请的遗产类型及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