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铁路交通 | D.水运 |
A.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 B.防城市内涝 |
C.阻止行人穿行 | D.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
拉萨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拉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反映了( )
【小题2】影响拉萨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拉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反映了( )
A.城市地域拓展以东延西伸为主 | B.城市功能分区为“一城三区” |
C.1980 至 1995 年建设用地扩张最快 | D.拉萨河的环境功能不断下降 |
A.河流 | B.地形 |
C.土壤 | D.农业 |
不属于促进上海市城市等级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 )
A.能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 | B.位于长江入海口 |
C.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形平坦 | D.有发达的铁路网 |
读“台湾岛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资源 D. 军事
【小题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 平原地形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铁路沿线
D. 濒临海洋

【小题1】造成台湾岛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资源 D. 军事
【小题2】图中城市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 平原地形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铁路沿线
D. 濒临海洋
四千多年前,乌尔古城(遗址位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约3百千米处)的建立,是
①出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较稳定的历史时期
②出现在人类社会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之后的历史时期
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④幼发拉底河为城市提供水源
①出现在世界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较稳定的历史时期
②出现在人类社会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之后的历史时期
③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④幼发拉底河为城市提供水源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生活在我国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放下猎枪,走出森林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由狩猎向农耕业转变的过程中,将会形成
A.易迁徙的临时聚居点 | B.稳定的小村落 |
C.新兴的小城镇 | D.大型的集聚村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城市形成于
A.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 B.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
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 D.第四次社会大分工 |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成为特大城市,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