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际人口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在经济发展的“对决”中,墨尔本比悉尼的人口增长趋势更利于经济的发展,请指出原因。
(3)分析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产业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1)据图说明赣州古城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2)近年来随着赣州经济的不断发展,周边区域的人口大量迁移至此,同时给古城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A.资源开发 | B.交通 | C.自然要素 | D.宗教 |
A.军事因素的强弱是城市发展的条件 | B.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材料一:武汉, 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城区一分为三,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构成了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下图为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三: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
(3)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发展的影响。
上海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 4 米,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常住人口总数为 2423.78万人,总面积 6340.5 平方千米。
下图是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分区图,浦西为上海传统中心城区, 浦东为近 30 年发展的新区。

(1)上海发展为中国最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各提出一个有利条件)。
(2)上海外来人口主要以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迁入为主, 请分析其原因。
(3)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上海市新型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发展建议。
材料一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材料二 武汉市城区图
(2)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材料四 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4)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材料一 下图为武汉市城区略图。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示意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构成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
材料三 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区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构成特点。
(3)分析四川比浙江迁入武汉人口多的原因。

(1)说出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描述图中 C 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下图示意武汉城市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示周边城市相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是
A.土壤肥沃 | B.气候湿润 |
C.矿产丰富 | D.河流交汇 |
A.发展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功能 | B.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C.发展区域经济,引导农业人口城市化 |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
城市副中心,是指城市核心中央商务区(CBD)以外,城市经济流的高效聚集区,是调整大城市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而提出的。兰州市最新确立了“一心两翼”的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起步区域,建设城市副中心。榆中生态创新城距兰州主城区40公里左右,东起青龙岭,西至白虎山,南起兴隆山,北至北山,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下图示意兰州城区,图中G30、G109、G309等代表高速公路或国家级公路,S101代表省级公路。

(1)说出影响兰州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
(2)与兰州城区相比,概述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的地理优势。
(3)据图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