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小题2】依据该城市大气中SO2地面浓度,判断此时季节最有可能是()

【小题1】Q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A.客货物流区 | B.高新技术区 | C.旅游度假区 | D.行政办公区 |
A.春、夏季节 | B.冬、春季节 | C.夏、秋季节 | D.秋、冬季节 |
阿比让素有“非洲小巴黎”之称,是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因欧洲殖民者建立海上码头和铁路起点站而兴起,1950年弗里迪运河开通,使远洋海轮直接进入埃布里耶湖,从此迅速发展成为西非最大的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髙级住宅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下图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重心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城镇人口重心与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 )
【小题2】2000年以来,二者重心均向西偏南移动,其首要影响因素为( )
【小题3】我国推动城镇化,最终要实现( )

【小题1】图中显示我国城镇人口重心与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 )
A.河南省 | B.陕西省 |
C.湖北省 | D.江苏省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
B.国家政策的支持 |
C.能源资源的开发 |
D.交通运输的改善 |
A.土地城市化 | B.人口流动化 |
C.城乡一体化 | D.农业工业化 |
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小题2】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小题1】城市①②③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③① | D.②①③ |
A.地形和气候 | B.地形和河流 |
C.气候和河流 | D.矿产和交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3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甲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乙

丙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图甲、图乙,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2013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甲

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乙

丙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图甲、图乙,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城市化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衡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2 英国人口城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第 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图1 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2 英国人口城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

图3 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图4 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
(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 。
(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高的是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 ,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 。
(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
(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第 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
下图为“某啤酒企业销售规模的空间分布示意图”。P为生产地,PQ轴为销售规模,d为市场范围。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弧线QF表示( )
【小题2】M地销售规模异常,最主要的原因是( )

【小题1】弧线QF表示( )
A.随着距产地距离的增加,销售规模逐渐减小 |
B.随着距产地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
C.随着销售规模的减小,销售价格逐渐降低 |
D.随着销售规模的减小,运输成本逐渐降低 |
A.交通便利 |
B.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
C.政策支持 |
D.科技发达 |
青浦新城是上海市市域空间布局结构中“多核”的一个节点,总体规划以“产城一体、水城融合”为理念,总体布局形成“三轴、四心、六片”的发展结构。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中心规划建设为城市功能中心,四中心中规划最合理的是
【小题2】在城镇化进程中提出“产城一体”理念,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中心规划建设为城市功能中心,四中心中规划最合理的是
A.甲——公共服务中心 | B.乙——旅游悠闲中心 |
C.丙——老城商业中心 | D.丁——科技研发中心 |
A.宜居宜业 | B.产业发展“孤岛化” |
C.加大交通压力 | D.分散城市功能 |
读下面明清时期和2002年武汉的城市形态示意图及相关信息,完成下面各题。(16分)

(1)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得益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发展对武汉城市形态的变化有何影响?(3分)
(2)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明初时期汉江改道,改道前,汉江应位于汉阳城的北部还是南部?描述改道时汉口所在地的地理环境?(4分)
(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原因。(6分)
(4)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宜居城市的影响。(3分)

(1)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得益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简要说明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发展对武汉城市形态的变化有何影响?(3分)
(2)汉阳,汉水之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明初时期汉江改道,改道前,汉江应位于汉阳城的北部还是南部?描述改道时汉口所在地的地理环境?(4分)
(3)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原因。(6分)
(4)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宜居城市的影响。(3分)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崛起规划,决定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读武汉城市圈在中国“弓箭型”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武汉城市圈所具有的交通区位优势不包括 ( )
【小题2】有利于武汉城市群发展的因素包括 ( )
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②人口稠密,城市化基础较好
③煤炭资源丰富 ④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小题1】武汉城市圈所具有的交通区位优势不包括 ( )
A.长江干流和京广铁路的交汇处 |
B.有高速铁路和珠江三角洲相沟通 |
C.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等优势明显 |
D.陆上连接京津冀城市群、河运连接长江三角洲 |
①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②人口稠密,城市化基础较好
③煤炭资源丰富 ④气候常年高温多雨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