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3872万。
材料二 中原城市群略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级城市中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这说明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分析距离的远近与城市级别的关系。
材料一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其土地面积5.87万平方千米,人口3872万。
材料二 中原城市群略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级城市中数目最少的是________,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这说明城市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市的平均距离,分析距离的远近与城市级别的关系。
下图为长江流域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看不出的是( )
【小题2】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关键因素是( )
①位置 ②地形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小题1】从图中看不出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小 | B.城市等级越低,距离越近 |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 |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 |
①位置 ②地形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图 ” ,下列城市与各自所属的地域结构模式相符的是


A.① 上海 ② 武汉 ③ 北京 | B.① 青岛 ② 上海 ③ 成都 |
C.① 南京 ② 武汉 ③ 青岛 | D.① 重庆 ② 成都 ③ 烟台 |
下表是商品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低)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下图是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
【小题3】【小题4】图中甲地居民要购买4、5级商品,应去的中心地最适合的是( )

【小题1】【小题2】关于中心地等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A.B6 | B.C6 | C.A | D.B1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 )
【小题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3】有关集镇级别与提供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

【小题1】该地区(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
A.集镇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 B.同级别集镇提供的职能完全相同 |
C.高等级别集镇不具有低等级别集镇的功能 | D.集镇等级越低,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
下列关于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区 |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商业区内只有商业活动 | D.便利的交通能吸引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在交通线上都会形成商业区 |
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 |
B.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 |
C.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 |
D.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 |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 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小题2】该地区未来的道路规划如图中所示,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 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A.乙地的城市等级将来绝不会超过甲地 | B.乙地的城市等级将来会赶上甚至超过甲地 |
C.导致甲地未来衰落的原因是资源的枯竭 | D.大庆的兴起与乙地情况类似 |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小题1】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 B.资源 | C.交通 | D.政治 |
A.服务门槛 | B.服务种类 |
C.服务等级 | D.服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