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春运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233266.3万人次,同比2016年春运增长2.32%。民航4546.63万人次,增长14%;铁路2.73034亿人次,增长10.82%,公路19.7893亿人次,只增长1.66%;水运3523.15万人次,增长5.28%。1月31日,春运迎来节后务工返城首波高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春运结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小题2】就中国务工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春运结构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A.公路仍然是最主要交通方式,增长速度已经放缓 |
B.铁路运量大约是民航的6倍 |
C.民航增速最大,但是份额不到总体2% |
D.水运增长人数数量大于公路 |
A.加剧城市人口老龄化 | B.不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
C.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 D.经济是其主要因素 |
2016年2月共有67797人在德国联邦移民与难民局申请避难,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9.9%。2016年1至2月德国接收的难民人数已超过10万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德国接受大量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大量难民涌入给德国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小题1】德国接受大量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劳动力短缺 | B.国际舆论压力 |
C.德国人口容量大 | D.进行文化交流 |
A.公共设施利用率降低 | B.社会负担加重 |
C.交通瘫痪 | D.降低德国人人均收入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
【小题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 B.从亚洲迁往拉美 |
C.从非洲迁往西亚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A.减轻了乙地的就业压力 |
B.加重了甲地的环境压力 |
C.为乙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D.对甲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8~10月能大量吸引民工迁入采摘西红柿和棉花的原因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④ |
C.③ | D.⑤ |
①对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②对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③对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④对迁出地的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 B.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C.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新兴城市1991—199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小题1】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小题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某新兴城市1991—1998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年份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人口(万人) | 64.8 | 68.7 | 80.2 | 87.7 | 91.2 | 103.4 | 109.5 | 114.7 |
【小题1】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0.94% | B.5.9% | C.4.75% | D.1.2% |
A.人口死亡率低 | B.人口出生率高 |
C.原有人口基数小 | D.大量人口迁入 |
A.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
C.社会劳动力不足 | D.人口老龄化突出 |
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
B.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
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小题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小题1】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 B.从河北流往山东 |
C.从广东流往北京 | D.从上海流往四川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 D.甲地优美的环境 |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
B.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
C.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
D.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
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入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男性人口(万) | 5.0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女性人口(万) | 3.84 | 37.10 | 11.63 | 4.01 | 4.78 |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以老年人口为主 | B.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 |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A.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 | B.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
C.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D.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