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国 | B.②国 |
C.③国 | D.④国 |
A.70%鼓励生育 | B.60%计划生育 |
C.15%采取移民政策 | D.30%鼓励人员出国 |
A.科技发展水平 | B.资源 |
C.对外开放程度 | D.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________国家,乙表示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甲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乙国的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
(4)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1)甲表示________国家,乙表示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甲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乙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
(3)乙国的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
(4)请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分析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分析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 B.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 D.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
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 ”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
A.93% | B.23% | C.7% | D.60% |
A.从原始型走向传统型 | B.传统型走向过渡型 |
C.过渡型走向现代型 | D.各省区全部进入现代型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 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
C.人口众多,民族众多 | D.基因研究处世界顶尖水平 |
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两个城市为( )
①日照 ②潍坊 ③青岛 ④威海
【小题2】与N类城市相比,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
①单位GDP消耗大 ②城市调控能力好 ③单位GDP污染小 ④城市发展水平低

【小题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两个城市为( )
①日照 ②潍坊 ③青岛 ④威海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①单位GDP消耗大 ②城市调控能力好 ③单位GDP污染小 ④城市发展水平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小题2】对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 |
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 |
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 |
D.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最相似的是C国 |
A.A国属老年型年龄结构 |
B.B国属年轻型年龄结构 |
C.B国15~64岁人口比重小于A国 |
D.B国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 |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乙图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下表为“2005年某市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2005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改革开放后,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试分析其成因。
(2)目前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已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第 阶段。

(3)图中能够表示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点是 。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该市 (已经或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

(1)2005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改革开放后,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试分析其成因。
(2)目前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已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第 阶段。

(3)图中能够表示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点是 。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该市 (已经或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和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 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是否与我国相同?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和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 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4)读下面三角形坐标图,其中X、Y、Z分别表示某国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那么图中A点代表的国家所存在的人口问题是否与我国相同?该国所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6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1)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2)下面四幅图若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趋势的是 ( )

(3)下图各点能正确表示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

(4)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已呈现老龄化现象,试分析该人口现象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材料: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6日发布“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2009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 年末数(万人) | 比重(%) |
全国总人口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其中65岁及以上 | 132802 68357 64445 25166 91647 15989 10956 | 100.0 51.5 48.5 19.0 69.0 12.0 8.3 |
(1)200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2)下面四幅图若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变化趋势的是 ( )

(3)下图各点能正确表示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