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第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_____或_____状态。
(2)目前中国人口增长处在_____阶段;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提高、_____观念开始变化、家庭结构由_____向_____转变等。
(3)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_____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_____进一步下降,_____和_____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_____、_____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1)第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其主要特征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_____或_____状态。
(2)目前中国人口增长处在_____阶段;这个阶段人口出生率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提高、_____观念开始变化、家庭结构由_____向_____转变等。
(3)低速增长阶段为图中的第_____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口_____进一步下降,_____和_____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目前_____、_____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已进入这个阶段。
下图为大理州1994年、2006、2016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统计图据: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6年大理州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理州

【小题1】2016年大理州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外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4.7 |
B.1994-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数减少 |
C.农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 |
D.日前人口自然增长比较缓慢 |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乙、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
B.乙国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
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
D.丁国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
A.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
B.丙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
C.乙国劳动力不够充足 |
D.丙国城市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 、 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我国人口今后将维持 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 、 、 等三大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后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①俄政府将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得到的补贴提供到1万卢布,对18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月补贴也由500卢布增加到800—1000卢布。
②宋代法定婚龄要求“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③日本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以应对战后婴儿激增及有力的公共保健政策所致死亡率下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
④到20世纪70年代,由(印度)中央统一严密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这种没有缓冲带的高压政策不仅与婚姻法等碰撞,而且引起了政治骚乱,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断。
【小题1】从各国政府关于婚育的政策看,政策制定时妇女生育率最低的是( )。
【小题2】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政策制定时的亲子年龄差距最小的是( )。
①俄政府将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得到的补贴提供到1万卢布,对18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月补贴也由500卢布增加到800—1000卢布。
②宋代法定婚龄要求“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③日本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以应对战后婴儿激增及有力的公共保健政策所致死亡率下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
④到20世纪70年代,由(印度)中央统一严密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这种没有缓冲带的高压政策不仅与婚姻法等碰撞,而且引起了政治骚乱,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断。
【小题1】从各国政府关于婚育的政策看,政策制定时妇女生育率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
【小题2】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
A.德国大于英国 | B.印度小于尼日利亚 |
C.美国大于法国 | D.中国小于巴基斯坦 |
A.发达国家——传统型 | B.印度——传统型 |
C.发展中国家——现代型 | D.印度尼西亚——原始型 |
如图是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015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83‰,死亡率为3.56‰。该地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 )

2015年某地人口出生率为3.83‰,死亡率为3.56‰。该地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某年,北京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5%,总增长率为5.292%。下图为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年,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该时期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最可能的原因是 。
(2)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请从“城市拉力”的角度解释原因 。

(1)该年,北京市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该时期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最可能的原因是 。
(2)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请从“城市拉力”的角度解释原因 。
下表是甲、乙两地人口统计资料。表中数据反映( )


A.甲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乙地高 |
B.甲地的劳动力比乙地充足 |
C.甲地的人口老龄化比乙地严重 |
D.甲地的总人口死亡率比乙地低 |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表中国1953年、1982年、2010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时间(年) | 人口总数 (亿人) | 自然增长率 (‰) | 城市人口数 (亿人) | 65岁以上人口比重(%) |
1953 | 5.8 | 22.2 | 0.8 | 4.4 |
1982 | 10.1 | 15.7 | 2.1 | 4. 9 |
2010 | 13.4 | 5.7 | 6.7 | 8.9 |
【小题1】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A.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A.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 B.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
C.劳动力数量减少 | D.自然增长率增加 |
A.生态环境因素 | B.经济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A.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 B.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
C.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 D.与环境承载力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