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201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题。

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的直接因素是( )
A.人口政策 | B.医疗条件 |
C.人口迁移 | D.经济水平 |
下图为“西亚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图反映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小题2】导致该国突出人口问题的因素是

【小题1】此图反映出该国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 |
B.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人口素质低下 |
A.政局动荡 | B.生育观念 |
C.产业结构 | D.自然灾害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__%。
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_________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
(2)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

材料: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__%。
从城市化水平看,该地区属于_________ 国家,这类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_______,原因是______。
(2)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是_______。
材料一 2017年11月10日上午,国家卫计委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第八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这是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
材料二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表为我国今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概述2006年到2011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
(4)说明性别比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材料二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下表为我国今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1)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有利影响。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概述2006年到2011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情况。
(4)说明性别比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小题2】图中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特点是

【小题1】图中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A.1964~1982年 | B.1982~1990年 | C.1990~2000年 | D.2000~2010年 |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 B.老年人口偏多 |
C.人口总量大 | D.劳动力缺乏 |
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题。


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题文)“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 抚养成本上升 ④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 抚养成本上升 ④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据此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小题2】我国1980年之后出生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3】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小题1】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
C.“高一低一高”模式 |
D.“低一低一低”模式 |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B.人们的生育意愿降低 |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
D.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 B.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 |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据《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报道,广东省缺少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4)请简要分析广东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我国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据《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报道,广东省缺少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4)请简要分析广东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四国中30~34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图示四国中30~34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 B.②④③① |
C.④②③①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