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题1】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
A.1951年、1991年、2031年 | B.1991年、2031年、1951年 |
C.2031年、1991年、1951年 | D.2031年、1951年、1991年 |
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 B.人口增长速度快 |
C.就业压力太大 |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
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右图为我国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化预测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2)描述我国2020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3)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小题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 D.④到⑤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
A.尼日利亚 | B.日本 | C.澳大利亚 | D.美国 |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分别是某国的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的主要人口状况是( )
A.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 | 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1)表列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什么?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
(3)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 | B.1980年 |
C.2015年 | D.2045年 |
A.用工成本上升 | B.青壮年人口增加 |
C.老龄人口增加 | D.人才外流严重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公布,该政策主要针对我国少子化现状(按照人口统计学,0—14岁人口占15%—18%为严重少子化,我国2010年该比例达到16.6%)。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阶段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
B.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
A.劳动人口减少 | B.就业压力增大 |
C.经济结构转型 | D.养老压力减小 |
A.国家人口政策的束缚 | B.养育成本高,女性职场压力大 |
C.生育能力大幅度减弱 | D.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正相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8~2018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迁出
②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提高
③出生率持续较低
④城市化水平提高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A.减轻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 B.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
C.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D.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
“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小题1】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社会经济 | B.家庭原因 |
C.自然空巢 | D.个人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