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人口年龄系数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的是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______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也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___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宜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年龄系数的是____;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发展上世界老龄化程度有_______的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老龄化进程也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类国家之间的差异。
(3)图中显示出大约在________年,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大约到______年,世界上的老人将多于少年儿童。
(4)发展中国家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宜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
下表是甲、乙两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死亡率相比有何特点?产生这种反差现象主要是什么原因?
(2)请简述如果发展中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问题。
(3)根据表中数据,把甲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标在下图中。
年龄 | 0—14岁 | 15—64岁 | 65岁及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6400 | 17600 | 3600 | 27600 |
死亡率(%) | 5 | 6 | 20 | 7.6 | |
乙 | 人口数 | 16450 | 28200 | 1650 | 46300 |
死亡率(%) | 6.5 | 7 | 22 | 7.3 |
(1)甲、乙两地死亡率相比有何特点?产生这种反差现象主要是什么原因?
(2)请简述如果发展中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问题。
(3)根据表中数据,把甲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标在下图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型,今后我国人口总数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发展趋势?此现象产生的后果有( )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型,今后我国人口总数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发展趋势?此现象产生的后果有( )
A.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 |
B.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 |
C.危及社会安定 |
D.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
甲乙两国中可能为发达国家的是 。
(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4)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
甲乙两国中可能为发达国家的是 。
(3)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4)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读下表数据资料及乙图人口年龄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
(2)乙组的人口构成与上图中的哪一点比较接近 。
(3)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高或低)。
(4)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
(5)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 。
(6)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 。
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冲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 ____ ,60、7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_ 。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分析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____ 、 ______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 ____ ,60、7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_ 。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分析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____ 、 ______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
下表为“2005年某市人口的部分统计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2005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改革开放后,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试分析其成因。
(2)目前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已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第 阶段。

(3)图中能够表示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点是 。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该市 (已经或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

(1)2005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改革开放后,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试分析其成因。
(2)目前该市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已处于图中人口增长模式的第 阶段。

(3)图中能够表示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的点是 。从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来看,该市 (已经或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其可能产生的主要社会问题。

读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小题2】图5中正确表示我国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的点是

【小题1】我国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A.我国劳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B.我国城市化速度快 |
C.我国于200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 乙为_________。
(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甲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乙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

(1)表中空白处分别填出甲乙两地区总人口死亡率,甲为_______, 乙为_________。
(2)分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高”或“低”)。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甲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乙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型。
(4)社会经济越发达,死亡率应该越低,但发达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_____。
城市有“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之称,读某特大城市某一地理要素等值线分布示意图,a>b>c,该示意图最不可能代表的是()


A.降水量 |
B.土地租金 |
C.气温分布 |
D.人口自然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