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含预测)。我国规定男子16岁~60周岁,女子为16岁~55周岁,被视为劳动年龄人口。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推出我国人口出生率最大的一个高峰期是( )
A.1955-1965年 | B.1970-1975年 |
C.1980-1985年 | D.2000-2005年 |
A.全面放宽二孩政策 | 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
C.取消计划生育国策 | D.鼓励农民工进城 |
A.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 B.降低了老龄化进程的速度 |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 D.带动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值约为105)。近十年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升高。下图为我国某地2010年人口金字塔。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三十多年来,该地人口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 B.人口大量迁出 |
C.自然灾害频繁 | D.死亡率明显上升 |
A.文盲增加、就业困难 | B.生态环境问题加重 |
C.劳动力不足 | D.资源严重短缺 |
①制造业 ②建筑业 ③家庭护理 ④食品服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70% 鼓励生育 | B.60% 计划生育 |
C.15% 采取移民政策 |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A.计划生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
B.“超生游击队”规模太大 |
C.流动人口增多,无法实行计划生育 |
D.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 |

(1)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最少的是______。
(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型。
(4)对比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2017年4月发布的数据(下表)显示,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生产年龄人口大幅减少的趋势没有改变,目前日本的建筑、运输和护理等行业的有效求人倍率(即有效职位数量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已经超过3倍。
【小题1】目前,与日本人口现状最接近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 B.俄罗斯 | C.中国 | D.古巴 |
A.制造行业加速向境外迁移 | B.产业用工成本不断下降 |
C.刺激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回升 | D.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
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

材料三 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00年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到1980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______________,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______________(填“低”或“高”)的。
(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____,原是______________。
(5)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尽管投入人力多,但统计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 |

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B.人口基数大 |
C.人口死亡率低 | D.国外人口迁入 |
A.实施西部大开发 | 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
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 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
【小题1】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 |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 | 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
A.拉动农村消费 |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