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图示杭州湾附近的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

读上图,分析图示杭州湾附近的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浸溢陆地的现象。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稻米、蔬菜和花卉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风暴潮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风暴潮的影响涉及土地、人口、工农业生产、海洋产业等领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分析风暴潮灾害对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原因。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浸溢陆地的现象。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稻米、蔬菜和花卉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也是我国风暴潮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风暴潮的影响涉及土地、人口、工农业生产、海洋产业等领域,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分析风暴潮灾害对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原因。
涝渍灾害是指地表长期滞水或遭受地下水浸渍,还原作用强烈,土壤层理化性状恶化,水、热、气和养分失调,影响作物生长或危及作物存活而产生的一种灾害。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1)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
|
|

(2)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南阳盆地地形图。
材料二南阳盆地气候材料:
材料三: A——B点附近河段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洲罗列(如图)。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平均每1.7千米就有沙洲一处,这些沙洲经常在变化。
材料四:西峡位于盆地西北部,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西峡成为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当地果农分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种种措施使其短期内能成熟,但“大而不甜”的猕猴桃却在国际市场不受欢迎。
(1)分析该盆地农业少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原因。
(2)分析A—B河段的河床宽窄和沙洲经常变化的形成原因。
(3)西峡的猕猴桃产业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提出该地猕猴桃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材料一南阳盆地地形图。
材料二南阳盆地气候材料:
年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一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 年无霜期 |
14.4~15.7℃ | 26.9~28.0℃ | 0.5~2.4℃ | 703.6~1173.4mm | 220~245天 |
材料三: A——B点附近河段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洲罗列(如图)。本段共有大小沙洲143处,平均每1.7千米就有沙洲一处,这些沙洲经常在变化。
材料四:西峡位于盆地西北部,优良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使西峡成为猕猴桃最佳适生区之一。当地果农分散种植,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种种措施使其短期内能成熟,但“大而不甜”的猕猴桃却在国际市场不受欢迎。
(1)分析该盆地农业少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原因。
(2)分析A—B河段的河床宽窄和沙洲经常变化的形成原因。
(3)西峡的猕猴桃产业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提出该地猕猴桃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等。针对北方“干燥少水”的环境特征,本次选定的3个县均环绕白洋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作为滞洪湖泊,白洋淀以往“十年九涝”。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上游陆续建成134座大中小型水库。20世纪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6次干涸,特别是1983—1988年连续5年出现干淀,使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呈衰竭态势;90年代后,经过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逐渐出现了生机和活力。

(1)分析1958年以前白洋淀“十年九涝”的原因。
(2)推测在20世纪90年代前,当地为维持白洋淀生态环境可能采取的措施。
(3)分析白洋淀在雄安新区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一: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等。针对北方“干燥少水”的环境特征,本次选定的3个县均环绕白洋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有大小淀泊143个,平均蓄水量13.2亿立方米。作为滞洪湖泊,白洋淀以往“十年九涝”。为了治理洪水,1958年后,上游陆续建成134座大中小型水库。20世纪60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6次干涸,特别是1983—1988年连续5年出现干淀,使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呈衰竭态势;90年代后,经过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逐渐出现了生机和活力。

(1)分析1958年以前白洋淀“十年九涝”的原因。
(2)推测在20世纪90年代前,当地为维持白洋淀生态环境可能采取的措施。
(3)分析白洋淀在雄安新区发展中的作用。
茶树是常见的一种经济作物,它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阳怕涝。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简单说出M河流上下游不同河段开发的方向及依据。
(2)依据材料,说出该区域茶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3)简述该区域陡坡开荒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简单说出M河流上下游不同河段开发的方向及依据。
(2)依据材料,说出该区域茶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3)简述该区域陡坡开荒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读“某城市某类自然灾害(X)分析模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类自然灾害(X)是( )
【小题2】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小题1】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台风 | B.内涝 | C.泥石流 | D.塌陷 |
A.年降水量增大 | B.排水设施落后 |
C.地质灾害频繁 | D.城市绿地面积增加 |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小题2】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小题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进退异常 | B.海陆位置不同 |
C.台风影响 | D.用水季节变化 |
A.人口稀少地区 | B.经济落后地区 | C.东部平原地区 | D.盆地高原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