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3)说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给巴基斯坦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下面上图为丹江口水库集水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丹江口水库库区海拔分布范围在121-212米之间。下图为近年来丹江和汉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图(I—V水质由优到劣)。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2)说明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理由。
(3)分析左图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 mm~200 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 mm称为特大暴雨。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mm)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 B.洪水频发 |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 D.海水入侵 |
A.地震 | B.山崩 | C.塌陷 | D.地面沉降 |
材料一: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整个谷地地形平坦,唯一的小山丘是一座650m的死火山。谷地北部年降水量约lOOOmm,南部仅 150mm。加州北部萨克拉门托河注入旧金山湾。北氷南调工程从萨克拉门托河及人工沟渠将水调到加州南部,使谷地成为全美著名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区。图甲为加州简图及中央谷地部分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 2018年11月8日清晨,加州北部天堂镇(约四分之一人口为65 岁以上老人)突发山大。恶劣的气象条件加剧了火势的迅速蔓延。幸存者声称,刚收到政府山火通知预警短信,房子已经窜起了火苗。这场浩大的山火持续了18天,死亡86名平民,烧毁13972栋民房。
材料三: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加州“住房危机”愈演愈烈。由于城市趋于饱和,大量的住宅区逐渐深入荒野山林。图乙为加州人口分布及加州主要山火分布图。
(1)结合材料说出中央谷地农收生产水资源鏺缺乏的季节。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北水南调”工程实施的可行性。(2)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北水南调”工程对旧金山湾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中央谷地土壤较肥沃的原因。
(4)结合材料二、三,推测此次山火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川藏交界金沙江岸先后发生两次山体滑坡,滑坡堰塞体(砂石比约70%)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第一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两天后自然泄流,第二次滑坡后堰塞坝比第一次高60-100米,预计需12天才能自然泄流,堰塞湖水量将达7.7亿m3,是第一次的三倍。经救援人员连日奋战,在堰塞体上挖掘泄流槽后成功提前泄流。
(2)分析堰塞湖形成后对上下游造成的影响。
(3)指出人工泄流槽的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并从地质条件及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4)说明此次人工干预泄流的意义。
湄南河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全长 1352 千米,是泰国第一大河,首都曼谷就坐落在湄南河的入海口处。首都曼谷所在的泰国南部地区洪灾危害严重,如 2011 年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 700 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受洪水影响。图a 和图b 分别为泰国地形图和曼谷气候直方图。

(1)描述泰国北部的地形特点。
(2)简述湄南河上、下游段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2011 年曼谷附近遭遇持续 4 个多月的严重洪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威胁逐步减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10月12日17时许,金沙江堰塞湖( )
A.湖内水位开始下降 | B.上游河流来水量增加 |
C.下游河流水量增加 | D.入湖流量大于流出量 |
A.河流水量大 | B.滑坡体量大 |
C.河谷宽而深 | D.两侧山体较陡峭 |
①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 ②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③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④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材料一)图甲为秘鲁及周边地区略图,图乙为伊基托斯、皮乌拉两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城”,但冬季多浓重湿雾,当地人称这种雾为“卡门却加雾”。
(材料二)稻谷是秘鲁第二大粮食作物,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的北部。有人建议在西部平原地区大规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材料三)图丙为著名的马赫斯调水工程,建在安第斯山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工程艰巨宏伟,开创了高山地区调水之先河。在靠山渠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明渠变为暗渠。

(1)分析利马冬季多浓厚的“卡门却加雾”的成因。
(2)如果在秘鲁西部河流沿岸地区大规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简析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修建马赫斯调水工程需要防范的主要自然灾害以及修建暗渠的主要原因。
【小题1】此次强降水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河流的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水位迅速抬升 |
C.山区植被覆盖率锐减 | D.有效缓解北京夏季酷暑 |
①山体土质松散,不稳定
②山地地形,起伏较大
③植被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力差
④降水强度大,对山体侵蚀作用强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