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流域内冰川面积占比很小。读2001~2016年青海湖水量变化及气候要素图。完成问题。

下列关于青海湖2001~2016年水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青海湖2001~2016年水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2016年的总水量约为70×108m3 | B.2004年水量达到近年最低值 |
C.与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无关 | D.与蒸发持续减少关系最密切 |
读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受资源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选项对图中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不是曲线乙在循环经济时期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的是( )

【小题1】下列选项对图中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是( )
A.曲线甲为智力资源 曲线乙为矿产资源 |
B.曲线甲为空间资源 曲线丙为矿产资源 |
C.曲线乙为空间资源 曲线丙为智力资源 |
D.曲线乙为智力资源 曲线丙为空间资源 |
A.资源的替代品不断增加 |
B.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
C.农业科技进步,土地资源利用的总量减小 |
D.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
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长期采煤已导致20%左右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可达七米左右。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小题2】淮南市漂浮式光伏电站
【小题3】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是
【小题1】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式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A.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 | B.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 |
C.淮南市采煤沉陷区面积大 | D.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
A.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 | B.可根本性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的难题 |
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水资源 | D.有利于淮南市成为中国未来“光谷 |
A.贵州贵阳 | B.江苏徐州 | C.四川成都 | D.内蒙古呼伦贝尔 |
读“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我国能源储量和利用的表述,符合我国现状的是
【小题2】为治理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常规能源利用或开发方面适合采取的措施是:
重要矿物能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万元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小题1】下列对我国能源储量和利用的表述,符合我国现状的是
A.石油、天然气储量大 | B.人均能源消费量大 |
C.能源循环利用率低 | D.单位产值能耗低 |
A.扩大石油、天然气的进口规模 | B.稳步提高水电消费结构比重 |
C.研发以玉米为原料的再生能源 | D.加大煤炭坑口电站建设力度 |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波动,总体上气温呈上升趋势。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增加。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是( )
A.各地降水量普遍增大 | B.南方与北方温差变大 |
C.水稻种植的北界北移 | D.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C.减少煤炭的使用量,降低能源污染税费 |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
下表是1971~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表可知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小题2】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 地震 | 洪涝 | 干旱 | 火山 |
死亡 | 1.91 | 1.27 | 7.36 | 0.10 |
受伤 | 2.63 | 2.07 | 0 | 0.03 |
影响 | 168.83 | 6 004.13 | 6 069.26 | 9.43 |
无家可归 | 23.76 | 324.14 | 2.27 | 1.51 |
合计 | 197.13 | 6 331.61 | 6 078.89 | 11.07 |

【小题1】由图表可知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干旱、地震 | B.洪涝、火山 | C.洪涝、地震 | D.火山、地震 |
A.地震 | B.火山 | C.洪涝 | D.干旱 |
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是(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小题2】人类控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对区域农业的影响是( )
①我国香蕉、菠萝等作物范围北扩
②中纬度地区农业受益,但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③巴西主要糖料作物定会迎来大幅度增产
④植物病虫害爆发率提高,病虫害范围扩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减少能源的使用 | B.提高能源利用率 |
C.加快常规能源的开发 | D.实现经济全球化 |
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小题2】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小题1】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 B.街区的挡风防寒 |
C.街区的通风散热 | 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
A.a | B.b | C.c | D.d |
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下列现象与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小题1】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捕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亡的现象。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 |
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 |
C.人类捕杀,北极熊向外海迁徙 |
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 |
①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台风减少 ②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 ③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向北推进 ④青藏高寒区农作物播种推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