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行星地球
- 地球上的大气
- 地球上的水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2017年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践行绿色生活”。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可怕的全球变暖”。

材料二 2017年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践行绿色生活”。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不会受其影响的是( )
A.海陆间水循环 |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 |
C.台湾海峡的宽度 | D.珠峰的海拔高度 |
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小题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小题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冬小麦种植区界限南移 |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 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
A.纬度和距海远近 |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
C.地形和季风环流 | D.纬度和地形 |
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系统是一种经济适用的供水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缺水地区的灌溉及人畜饮水等问题研究设计的。下图为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系统主要分布的地区可能是 ( )
A.华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四川盆地 | D.内蒙古高原 |
①提供的能源清洁无污染
②技术要求低,建设难度小
③风能、太阳能相互补充,持续性好
④能够解决使用地区的缺水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日本实施以固定价格购买可再生能源的制度后,太阳能发电站数量急剧增加。2017年,日本调低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固定收购价格,大型光伏发电站对有价格优势的面板需求增长迅速。日本政府相继从实施以固定价格到调低对可再生能源购买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解决国内失业问题 | D.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2016年11月28日记者从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获悉,位于胶东半岛的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近日完成所有预期试验,主汽轮发电机各项性能和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小题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小题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小题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
B.投资成本低廉 |
C.技术先进 |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
A.地热 | B.天然气 | C.风能 | D.太阳能 |
候鸟的迁移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证据。读1981—2008年北半球某地大杜鹃始见期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1981—2008年该地区
【小题2】下列现象与该地气候变化现象相符的是

【小题1】由图可知,1981—2008年该地区
A.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 | B.降水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 |
C.1984年的春季气温回升早 | D.2007年的春季气温回升早 |
A.新疆天山山脉雪线上升 | B.日本地震灾害多发 |
C.我国柑橘种植北界北移 | D.华北树木年轮变密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 | B.低温更低 |
C.降雪期推后 | D.太阳辐射减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中聚落分布地形如果为河流地貌,其最可能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对聚落的有益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中聚落分布地形如果为河流地貌,其最可能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对聚落的有益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